《佛说盂兰盆经》解说2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释迦佛,根据大目犍连尊者,想要修行佛道的善男子,有信心肯修行的男子,有比丘比丘尼—男的出家人,女的出家人,国家的皇帝、太子,大臣,宰相,三公,三公就是一些官位—太傅、太师、太保,就是我们常见的宰相之类好高阶的官僚、百官,万民庶人。

如果他们有慈悲心,行慈孝心,应该首先为现在的父母同过去七世父母,就像今日的七月十五日,今日叫做什么日子呢?七月十五日,里面已经有写了,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是不是?在这一日里,所有无论平民百姓,国王,出家和没出家,佛陀讲很清楚了,应该以百味的饭食,就是前面所讲的百味五果,在一个盆之中,盂兰盆就是一个(……)圆的盆里面,去布施十方自咨的僧人,希望使得现在的父母借助这些僧人功德力,令得现在的父母寿命百年无病,离开一切苦恼和患难,乃至过去七世父母都能离开恶鬼的苦报,升上人界或天界里边,得到无穷无尽的福乐。这就是这段的意思。

因为我们要知道我们过去生的父母啊,眷属啊,往生,死了之后往生到哪个道里呢我们没什么方法。但我提供你一个方法,如果你想知道。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你就好似,你会问的,你会问:我都不知我的父母会不会堕落去饿鬼道,那我需不需要超度他们?肯定有人这样问的。但是你让他做的时候,他有时都会嫌麻烦,就比如堕落到饿鬼道是六分之一的机会,或者会升天,是不是?或者做回人、会做回至亲的,有时会遇到这些事。他惊做了之后,浪费了他的时间,但是呢,你做了起码没坏事。假设,如果,六分之一的机会真的中了,六合彩六分之一的机会,真的中了,真的有你过去世的父母有机会堕落到饿鬼道,或者畜生或者地狱,你做这个供养在今日,都能够将他们超度。更有一些人会问,我怎么知道有什么方法证明呢?怎样可以check到我的父母投生到哪个道路呢?

有几个方法的,今晚我讲给你听。

第一个方法,就好像目犍连尊者你看的那样,修修有天眼通,跟着闭目禅定,看看先,去到哪个道这样。(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都读过《地藏经》,去求地藏菩萨。我们记不记得啊,地藏菩萨讲过,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亲眷, 未知魂神在何处”,记不记得?我们不知我们亲眷的元神、灵魂、转生到哪个道路,你有个方法就是求地藏菩萨,七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示其眷属所生界。”有没这句?还记不记得?所以七七四十九日之内,念诵地藏菩萨的名号,地藏菩萨在梦中就会现身,满足你的心愿:喂,这个孩子,你想知道你妈妈在哪里,我带你去啦。不用惊,我是地藏菩萨来的,不用担心。如果地藏菩萨在梦中这样现身,你就不用担心。那有没什么例子现代。现代真的有这些例子,因为呢,好多年前,都不是很多师兄会这些的,但有几个师兄讲过给我听,就是他曾经做过这件事,真的知道地藏菩萨在他梦中现身,带领他本身个人,当然不是身体飞出张床那里,带他的元神离开身体那,讲给他听,他所想知道的眷属究竟在哪个道里—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或者恭喜你,已经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地藏菩萨就会知道,告诉你听。所以你就去求,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这个名号,是第二个方法,知道你的眷属在哪个道。也有些人讲,这样求算不算非分之想呢知不知其实也没什么意思,有的人会这么问。不是的,如果你有心报答父母恩,你想知道呢,佛陀就会有法门去应你的机,如果不是,地藏经里就不会记载有这样的法门。

还有第三个方法,第三个方法,我会在七月三十里边,地藏菩萨诞那日,就会讲地藏菩萨的木轮相法地藏菩萨木轮相法,是地藏菩萨教授我们怎样去决定我们世间上好多问题,(好多问题是)决定不了的,或者也都不知道我们的眷属往生到哪个道,地藏菩萨木轮相法,这个方法通过一个类似占卜的方法,但是不是占卜,千万别误会,是地藏菩萨悯怜我们末法的众生,中意占卜,中意求下签啊,求神啊问卜啊,玩下碟仙啊,你想做这些东西都是希望得到个答案,是不是?比如我说,明日生意好不好,不知我(……)那你就会求些签问问了,要去些寺庙里边。

地藏菩萨的愿力,非常之广大慈悲,祂知道有类众生中意占卜,但是依照世间的术数,看相占卜得出来的答案,未必是准。因为术数第一样是取自历代古人的经验丰富的,不是一套绝对正确的学问。第二,占卜出来的答案,是凭个人的学力和见解将它解出来,如果骗你呢,不学无术那些呢,更加有怕,这答案得到不对,又费了好多钱。地藏菩萨怜悯末法的众生,祂讲了这个占察木轮出来,其中有一部分讲到这六道呢,就可以占察到我们的眷属,除了占察我们今生的业障之外,也都能占察到我们的眷属究竟六道里面,投生到哪个道。地藏菩萨专门讲过法门,欲知详情后事如何,你要看如来神记七月三十下降的大结果啦地藏菩萨的木轮相法。但我不会很强调教你怎么占卜,我只是解释这个原理给你听。

这样,有三个方法。其实都还有一个方法。如果你想知,你求你自己有缘的佛菩萨,称念祂的名,祂的心咒同祂的经典,在发愿回向的时候希望祂帮你解决这件事,都可以达到目的。但之前我讲的这三种方法,是专门告诉你知道,第一种是用神通,第二种就是用木轮相法,第三种就是求地藏菩萨,念祂的名号,就这样。有的人会问,是不是

那么如果你照这个方法,七世的父母就能够得到福乐无极,升到人界或者天界。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不是读chang,读zhang)养慈爱之恩。”

所以佛陀说,如果我们是佛弟子,能够孝顺,应该我们时时中,念念中去忆念我们的父母,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的父母,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学佛了,但我们没我们的父母生我们的肉身,我们怎么可以学佛呢,我怎么可以坐这里讲这本《盂兰盆经》给你听?这父母的大恩,我们一定要报。但好遗憾这件事,讲容易,做是很难的包括我自己在内,都遗憾。但是佛陀,我告诉你,好强调就是,样样事,样样法门,第一样真的都是以孝道为先。我们的祖先,老祖宗,老人家就教导我们万恶就淫为首,百善一定真是孝为先,孝能够感动天地,也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佛陀呢,讲过很多本孝的经,这本《盂兰盆经》,就是一个例子。其次就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还有就是佛陀,我们(知道的)好出名的一部经,大家都记得,就是《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妈妈摩耶夫人,生了释迦牟尼佛七日之后,就死了,她的元神上升到玉皇大帝的忉利天宫,三十三天释迦牟尼佛修成之后,就用肉身消失了,都不见了,以肉身飞到上忉利天宫里边,用神通力带了弟子,上了忉利天三个月,讲了好多经典,其中一部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来源,就是祂的妈妈,释迦牟尼佛为报答祂妈妈摩耶夫人,为她讲地藏经,但话中有话,地藏经里边也都讲到光目女同婆罗门女如何报答她的妈妈的因缘,是不是?你大概看下地藏经就会知道。所以地藏经是一部孝经。 

另外还有许多经典虽然不是专门讲孝的,但是多少都有带上这样的思想佛陀当时成了道之后,祂爸爸在皇宫里面即将要死了,圆寂。但佛陀讲完经时,用神通力已经知道祂的爸爸呼叫祂,呼应,叫佛陀,佛陀的他心通神通就知道,即时带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尊者,用神通力,一瞬间,屈伸臂顷,就到祂爸爸皇宫里,安慰爸爸。跟着爸爸抓住佛陀的手,佛陀百变身相加持他,和他讲一些话,祂爸爸就同佛陀讲:哎,佛陀,以前你是我的孩子,现在成了道,我好开心你度化了好多众生,但现在我也都要离开你的身边。跟着佛陀就对他开示苦空无的道理,人有生必有死啊。国王,爸爸,你能够听我的法,现在能够尊重我,你死了之后一定能够证得果位,你安心,不需要挂念。祂的爸爸就慢慢闭眼,就圆寂了。

后来祂爸爸的丧礼里边,佛陀都亲自,身为三界人天导师,都帮祂爸爸去做什么?抬棺材啊,亲自抬祂爸爸的棺材去落葬。佛陀身为三界人天导师,为什么会要这么做呢?就因为祂用祂的肉身去示教、显示,讲给大家听:佛教不是不注重孝道,不是出了家就割爱离亲舍弃家,舍弃家庭,抛妻弃子出家修道佛陀所讲的割爱离亲,割得是欲的爱,是财色名食睡,欲的爱。断的亲,是自己执着的心念,也并不是舍弃家人,舍弃家庭如果我们按佛陀教导,如果不适合条件,不适合因缘时节出家,如果你结了婚没安顿好妻子,或者有儿女的,他们都靠你们养活,你抛弃他们出家,根本就无益,佛陀都会禁止。所以割爱离亲,这件事好多人都误会是抛妻弃子,抛弃家庭,以为修道是好可贵。

但是我们其实,佛陀讲给我们听,要注重一件事,佛法是建立于世间里面的,如果你不能够做到上,好似儒家仁义礼智信一样是人间的基本法,你做不到,你去出家,佛陀都会怪你,这是佛陀都不会赞成的。所以不是出家就一定好,所以佛陀说给我们听,孝道是非常之重要,我们如果孝道都做不到,人伦的大统的基本都做不到,我们修行成佛又谈何容易呢你不好讲到佛教的教理讲得夸夸其谈,讲得好靓,就好似我讲未必识得去做真是不要笑我可能讲得夸夸其谈,但是真真正正,踏踏实实,用你身体听佛陀的言教去做出来,在我们末世,又有几多人呢?所以佛陀好提倡这个孝道,报答父母恩恵。如果你在深入佛教,听到很多经文,就有讲过一些佛陀报亲啊报孝,这些种种的事迹。所以佛陀说,如果我们孝顺父母,我们应该年年于今日,我们都要记得做盂兰盆,在这个节,去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布施佛,布施僧人,去报答父母长养,养育我们,令到我们长大,利益我们的慈爱的恩惠。

“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讲如果一切我的弟子,一定要奉行、去受持这个盂兰盆节这个法门。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目犍连尊者同其他出家在家的四众弟子,听到这部经就好欢喜,依据佛陀的说法、说教,就去奉行,去受持这部经。

那么这部经,讲到这里就讲完了。其实的重心就是教导我们去报答孝,但去报答孝道,其实有好多种啊。有时我们没办法真真正正对着父母,当然佛陀在佛经里讲,第一等孝道你去报答父母,就是希望同他们讲佛法,解脱生死,如果你去买很多东西给他吃,或者买衣服给他们穿,带他们去饮茶,这都是孝道,但这些是物质上的孝道,真真正正我们学了佛,佛陀最希望我们能将佛理传播给家人,特别我们的父母,去度化他们。不止这肉身能享用到物质—你赚到钱了,现在你快乐了,你长大了,你都应该孝顺父母,这是人之常情,不要求你都应该这样做。但是进一步来,在儒家里边的孝道是怎么分的呢?我们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熏陶了三千年,其实我们心目中,内心里面做人的根本,特别我们中国人,比其他西方人,是比较注重礼仪的,就算怎样放肆怎样放荡,内心都有点受着老祖宗的熏陶,都有点礼义廉耻的观念。这样的思想都好扎根在我们中国人每一个心灵里面。

那么儒家的孝道其实和佛教的提倡都是好相同,在人间法里面。比如儒家里面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同佛教的杀盗淫妄酒完全是相应的。至于儒家的孝道要怎么描述?是尊敬同孝敬父母。儒家所讲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讲的是孔子教化弟子,当时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里边也都有看过这些道理。说古代的人如果孝敬父母,第一等的孝道是大孝尊亲,第一等就是不逆父母的心意,去尊敬父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去尊敬父母。这样你又会说,哇,如果他无理的要求,难道我都要尊敬他么?古代的孝道就是这样的,你有没听过二十四孝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扇枕温席,有没听过?卧冰求鲤,如果你看到就会说,傻啊,脱了衣服,卧在冰天雪地里面,结了冰的那条河,他爸爸病,卧在那里用点肉,引鱼上来。如果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就会说,这个王祥,但他就是有这点孝道,真的是引了一条鱼上来。虽然他杀生食肉,这半不提,但都是他一点孝心来报答父母的恩惠。

黄香扇枕温席,怎样扇枕温席呢?夏天黄香见到好多蚊子,在爸爸没睡之前,……)脱掉衣服,赤裸裸喂饱蚊子先,一晚嗡嘛好紧要古代好多虫子,塞满间屋子,先喂饱这些蚊子,等这些蚊子饱了,然后之后叫爸爸妈妈进来睡。如果你用现代观点来看看,二十四孝都是愚孝啊,傻孩子来的现在有蚊帐,有驱蚊剂,杀虫水啊蚊香啊—这是另外一种讲法,我们不杀生嘛但一般人都会用这种方法,(黄香)是不是很蠢呢但古代的人,就有这样一点这样的心意去表达一个孝道,他是一个小孩子,黄香,十几岁都识这样做,冷天那个床很冻,他就走上去钻进去先暖暖,然后再给妈妈去睡。中国儒家古代我们看下这样的故事,都有点孝道。

比如又讲一下宋朝好出名个宰相黄庭坚,有没听过黄庭坚?同苏东坡同一个时代的,黄庭坚身为宋朝一个大宰相,他的家有好多亭台楼阁,好多奴婢仆人可以应用但是他当时有个妈妈好老,八十几岁,(对)他妈妈,他不用别人服侍的,他不需要奴婢服侍,他一定要亲手服侍他妈妈,包括倒屎倒尿啊,倒完还要将桶洗净,冲厕所身为一个宰相啊想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意思告诉我们听?身为一个中国人,儒家思想统治着我们的心,这就是孝道,我们应该要注意,这些仁义礼智信。但相反,用现在的思想角度,又说你们是傻啦,我讲了三个典故,你心里会说,是不是傻啊你讲这些。但可能呢,他的行为可能未必是完全正确,你觉得不科学,但是他的心,心念和行为,我们要值得学习。你不要说,黄香去喂蚊,现在最多有蚊子的时候,有冷气的话打开冷气给妈妈睡,冷天去大陆买张电暖毡去暖,不用自己睡上去了,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孝敬父母,你蚊针,捐血,是不是我们可以变一变观念,我们参照他的精神,了解这些东西。

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知道这些事。大孝,第一等的孝道就是尊敬父母,不要令到父母有不开心。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第二,再次一等的孝道,就不要辱没父母的名声。但这一点,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好容易犯,我都犯过好多次了,犯大错。为什么呢?你这个血肉之躯的所得,是得从你的生身父母如果你出去做了错事,做了坏事,人家讲哇,你看下这个wei师兄啊,在卡拉OK里面走出来,或者见到跳舞啊等,如果讲一句是不好的,被人听到,比如你听到都不开心,怎么学佛会去这样的地方呢下次如果传到父母耳中,如果父母是挂心儿女,觉得儿女有用,突然间听到这不好的事,你父母的心多冷啊,多痛心啊如果父母听到外人讲他儿女一句不好,犹如讲他自己不好一样,如果父母听到外人赞他儿女一句,他就好心甜,啊,真是有家教啊,这个仔,多听话,又读书又乖,考试成绩又好,暑期做工的零用钱去孝敬爸爸妈妈,都很开心。所以第二等孝道,不要辱没父母的名声,但是我们现在好多人都犯了,是不是你想想,好多人都犯了辱没父母的名声,好容易做错事。

至于第三等孝道是什么?儒家所讲的第三等孝道,就是我们今日以为报答了父母的恩惠了已经,各个月交足粮饷,各个月给足家用,孝敬他。但其下能养”,最下一等孝道是养父母呀。儒家思想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各个月赚钱好辛苦,爬高爬低,熬通宵啊诸如此类,赚了好多钱去孝敬父母,这点是最下一等的孝道。供他们的衣食是最下一等孝道,这就是儒家孝道:第一等是尊敬父母,第二等不要辱没他们的名声,第三等才是养他们所以我们以为我们孝敬了父母,摆到我们最高,今晚要摆到最低,摆到第三阶,真是。将第一到第三,这个就是儒家思想。儒家都尚且这样,何况佛陀啊你想下,佛陀是宇宙间的觉悟者,这些问题祂完全知道,但是佛教的世间法,人天善法,做好一个人,守五戒十善,再高一点升天。如果你连儒家的更低的都做不到,我告诉你听,你不可能成佛的,真的。你今世做不到,下世再做啦,一生一世,所以成佛不是好简单,脚踏实地,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今晚讲到的孝道,讲孝的原理,就关乎成佛的问题,是一个基本,是个落脚,是个基础来的,如果你没对父母尽到心意,就算你不能够达到那么高的条件,好像儒家那样,尽管对我们来讲要求好高啊比如以前古代他们父母死了,那些近亲子女在他们墓旁搭间茅屋在旁边守孝三年,今日(……),守孝三年不做事,又没收入,老婆和孩子肚饿,有没这样的?肯定没。但古代一定有,好多人会这样做,是一种孝道,一种慎终追远,我们中国人就有这种的思想。所以,我们学佛之余,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些,这些你不要说不是佛法,这些是佛法,我今晚好强调,这些是佛法。有的人觉得这些不是,但佛陀是很强调这个实行孝道,因为太多人说佛教不注重孝道,所以我尽量从经书里面讲一些资料给你们听,尽我能力希望串通所有的东西讲给你听,佛陀是很讲孝道的如果不是,佛陀在佛经里面不需要讲这么多孝经,所以佛教的伟大之处是统摄了其他所有的宗教,过之无不及,我可以这么说。

所以大家听到之后,就要注意这个孝道的问题,是非常之重要。但是这些准则,你自己怎样做,就要视乎你自己个人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比如说佛教所讲第一等孝道是教导父母念佛,诵经持咒,希望他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解脱生死。但是往往,我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好多人都没办法度化父母,父母是不会信佛的,太多太多,是不是各位师兄,包括我在内。所以这是个矛盾,但是你怎样在矛盾之中,找出一个突破,这个就是智慧,你在佛经里边找方法。我提供一个方法、原则给你。你有个大原则在孝道里面,你自己就要变通,每个人的家庭不同,我不可能讲完所有方法给你听。你教不了他念佛,或者可以退而求其次,夜晚诵经回向给他,希望他别造那么多业,这样就已经帮到他了,就算他们不信佛,下世都好点。最好你能够教到念佛。再退而求其次,如果你觉得自己,听完我刚刚所讲,你觉得自己孝道都没尽,都没怎么关心父母,那就等下买多点东西给父母吃,如果他们不信佛,都是一种孝道来的。

那至于怎么做,能力和程度做到几多,就看你自己,这个原则这个方便是自己去运用,不能够用一条规律去教全部人,因为各个家庭的背景都好复杂,尤其是今日的社会,好多家庭各样的背景,小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有些离了婚的父母,有些甚至父母虽然存在等同于不存在,因为物质给小孩太多,父母走出为了生意,赚点钱给小孩享用,所以父母根本没关心小孩,近亲疏离了我们这一代,所以各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不可以用一条法则方法来讲给你听怎样为之孝道,这个是你自己学了佛之后,人生社会之中运用。这个就是佛法,佛法不是离开世间。如果一个不尽孝的人,我都讲你不会成佛。佛法的法门就在世间里边,如果你学了佛,这个烦恼解决不了,这个不是佛法,佛陀发现宇宙人生的道理,是教你解决人生种种问题和痛苦,每一样从佛经里边都能找到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个准则,是个根本的路线,犹如砌楼的框架一样,砌好这个架子之后呢,外墙怎么砌就悉取尊便,各个人的喜好不同,但是佛经里面都能找到这个骨架,佛陀都对大家有所指示的。

那么这本经就讲完了,希望大家真真正正能够报父母恩,我只可以这么讲,包括我自己在内。因为每年我都讲一讲这部经,那有无问题?对于这部经,或者其他问题都可以问我,举手。如果大家要走,可以随便离场,随便。

(以下为回答听众问题部分)

“供养十方圣众”之前讲很明白了,就是如果你不参加任何的法会,或者有的师兄内向点,不中意出家门不中意见到这么多人,那你如果修佛法,在屋里有个佛坛,你就可以今日一样摆些贡品,念诵这个《盂兰盆经》,心念是供养出家人去超度你的七世父母,就是这样做的。基本上这个经文,能够念到三次就念三次,不行就念1次。那个报父母恩咒,最好念到49次,更多呢就能够念到108次。之后就作报父母恩的回向就可以了。

有没师兄有问题?

如果你家里没佛堂,就摆一张台,摆一张香炉,就在当天供养。因为真正的佛,其实不是住在佛像里边,祂的身是遍满十方虚空的,但只不过有一个佛坛,就能够将你的精神集中向一个地方。我们能够看到经文里边讲,十方游行的僧众,是十方空间里边,不是一定住在佛坛里边,所以你没佛坛,在当天摆张台,摆点菜诚心供养就可以了。这个盆,只是个器皿来着,不是一定拿冲凉洗脚那样的盆,就是一个大的器皿装住古代通常用一个盆,物质不是那么丰盛,就通常一个盆。那个盆,其实讲给你听,佛经由梵文翻译过来中文叫盆。这个盆的意思我们想就好似通常盆像洗脚冲凉的那么大个,其实小小个也叫盆,不一定的,都可以。为什么叫盆呢因为生活中我们以为是大的,size是大的那个容量,因为你有很多百味五果,你要装那个器皿都不小的,所以有个盆大点就合适。

可以,没问题,任何形式的器皿都没问题。念经一定要念这个经,《盂兰盆经》,同时念后面的报父母恩咒,回向就是用你心念去报答七世父母的心意,七世父母的恩,然后再做这个回向。

各位师兄静一下,不好意思,听不到这位师兄说。

这个咒,报父母恩咒,之前写作一个字,因为那个栗(lì)同那个sù)”字好容易写错,栗呢,底下是个木字;粟,的底下是米字。你这个咒可以这么念,我讲给你听,如果你是讲粤音,广州话,你可以念南无密栗多,多婆也,娑诃。如果梵语呢,你可以这么念诵,namo mṛta tvāye svāhā 。如果你中意念粤语,你就可以这样念。如果你不识念梵语,念南无密利多多婆也娑诃,一样,功德完全相等的。是没有分别的。如果你念补阙真言,你自己心安理得啦,同时增加这个咒的功德啦,念十几句补阙真言,更加心安理得。

有无问题?

(教念小孩子读咒)

附:。 

《报父母恩》的真相  

在坊间流通的版本《佛说盂兰盆经》末后,载有一首名为:《报父母恩呪》。

卍字新纂续藏经第21册,经文号:no.375-B,有《报父母恩咒》的记载,是这样说的:

报父母恩(世间有生无不从父母而得。能诵此及能慎终追远。恩无不报)

南无蜜栗多哆婆曳娑诃

蜜栗多,脱漏了一个字,只要在蜜栗多前头加回字,还原成阿蜜栗多,那就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若以古梵文的方法来分析此呪,南无阿蜜栗多哆婆曳其实就相当于《往生》即咒文哆地夜他后的第一句,只是古梵文上的译音用字不同而已,意思是身心皈命甘露所生者、身心皈命无量光如来、身心皈命无量寿如来之意,相当于显教以汉文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等无差别。

所以报父母恩咒》,古梵文可还原为:

namo amrtodbhave svaha

汉语模拟音可念为:

南无阿灭列多地巴威,斯娃哈。

每年旧历7月15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设盂兰盆施供诸佛菩萨贤圣僧众。念诵《佛说盂兰盆经》后,再诚心持念《报父母恩咒》,仰仗阿弥陀佛的大弘誓力,当然可以接引利益多生父母出离苦趣,现生父母无病长寿,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需履行的报恩修德之法。

                                               佛欢喜日前夕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释迦佛,根据大目犍连尊者,想要修行佛道的善男子,有信心肯修行的男子,有比丘比丘尼—男的出家人,女的出家人,国家的皇帝、太子,大臣,宰相,三公,三公就是一些官位—太傅、太师、太保,就是我们常见的宰相之类好高阶的官僚、百官,万民庶人。

如果他们有慈悲心,行慈孝心,应该首先为现在的父母同过去七世父母,就像今日的七月十五日,今日叫做什么日子呢?七月十五日,里面已经有写了,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是不是?在这一日里,所有无论平民百姓,国王,出家和没出家,佛陀讲很清楚了,应该以百味的饭食,就是前面所讲的百味五果,在一个盆之中,盂兰盆就是一个(……)圆的盆里面,去布施十方自咨的僧人,希望使得现在的父母借助这些僧人功德力,令得现在的父母寿命百年无病,离开一切苦恼和患难,乃至过去七世父母都能离开恶鬼的苦报,升上人界或天界里边,得到无穷无尽的福乐。这就是这段的意思。

因为我们要知道我们过去生的父母啊,眷属啊,往生,死了之后往生到哪个道里呢我们没什么方法。但我提供你一个方法,如果你想知道。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你就好似,你会问的,你会问:我都不知我的父母会不会堕落去饿鬼道,那我需不需要超度他们?肯定有人这样问的。但是你让他做的时候,他有时都会嫌麻烦,就比如堕落到饿鬼道是六分之一的机会,或者会升天,是不是?或者做回人、会做回至亲的,有时会遇到这些事。他惊做了之后,浪费了他的时间,但是呢,你做了起码没坏事。假设,如果,六分之一的机会真的中了,六合彩六分之一的机会,真的中了,真的有你过去世的父母有机会堕落到饿鬼道,或者畜生或者地狱,你做这个供养在今日,都能够将他们超度。更有一些人会问,我怎么知道有什么方法证明呢?怎样可以check到我的父母投生到哪个道路呢?

有几个方法的,今晚我讲给你听。

第一个方法,就好像目犍连尊者你看的那样,修修有天眼通,跟着闭目禅定,看看先,去到哪个道这样。(这是)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都读过《地藏经》,去求地藏菩萨。我们记不记得啊,地藏菩萨讲过,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亲眷, 未知魂神在何处”,记不记得?我们不知我们亲眷的元神、灵魂、转生到哪个道路,你有个方法就是求地藏菩萨,七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示其眷属所生界。”有没这句?还记不记得?所以七七四十九日之内,念诵地藏菩萨的名号,地藏菩萨在梦中就会现身,满足你的心愿:喂,这个孩子,你想知道你妈妈在哪里,我带你去啦。不用惊,我是地藏菩萨来的,不用担心。如果地藏菩萨在梦中这样现身,你就不用担心。那有没什么例子现代。现代真的有这些例子,因为呢,好多年前,都不是很多师兄会这些的,但有几个师兄讲过给我听,就是他曾经做过这件事,真的知道地藏菩萨在他梦中现身,带领他本身个人,当然不是身体飞出张床那里,带他的元神离开身体那,讲给他听,他所想知道的眷属究竟在哪个道里—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或者恭喜你,已经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地藏菩萨就会知道,告诉你听。所以你就去求,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这个名号,是第二个方法,知道你的眷属在哪个道。也有些人讲,这样求算不算非分之想呢知不知其实也没什么意思,有的人会这么问。不是的,如果你有心报答父母恩,你想知道呢,佛陀就会有法门去应你的机,如果不是,地藏经里就不会记载有这样的法门。

还有第三个方法,第三个方法,我会在七月三十里边,地藏菩萨诞那日,就会讲地藏菩萨的木轮相法地藏菩萨木轮相法,是地藏菩萨教授我们怎样去决定我们世间上好多问题,(好多问题是)决定不了的,或者也都不知道我们的眷属往生到哪个道,地藏菩萨木轮相法,这个方法通过一个类似占卜的方法,但是不是占卜,千万别误会,是地藏菩萨悯怜我们末法的众生,中意占卜,中意求下签啊,求神啊问卜啊,玩下碟仙啊,你想做这些东西都是希望得到个答案,是不是?比如我说,明日生意好不好,不知我(……)那你就会求些签问问了,要去些寺庙里边。

地藏菩萨的愿力,非常之广大慈悲,祂知道有类众生中意占卜,但是依照世间的术数,看相占卜得出来的答案,未必是准。因为术数第一样是取自历代古人的经验丰富的,不是一套绝对正确的学问。第二,占卜出来的答案,是凭个人的学力和见解将它解出来,如果骗你呢,不学无术那些呢,更加有怕,这答案得到不对,又费了好多钱。地藏菩萨怜悯末法的众生,祂讲了这个占察木轮出来,其中有一部分讲到这六道呢,就可以占察到我们的眷属,除了占察我们今生的业障之外,也都能占察到我们的眷属究竟六道里面,投生到哪个道。地藏菩萨专门讲过法门,欲知详情后事如何,你要看如来神记七月三十下降的大结果啦地藏菩萨的木轮相法。但我不会很强调教你怎么占卜,我只是解释这个原理给你听。

这样,有三个方法。其实都还有一个方法。如果你想知,你求你自己有缘的佛菩萨,称念祂的名,祂的心咒同祂的经典,在发愿回向的时候希望祂帮你解决这件事,都可以达到目的。但之前我讲的这三种方法,是专门告诉你知道,第一种是用神通,第二种就是用木轮相法,第三种就是求地藏菩萨,念祂的名号,就这样。有的人会问,是不是

那么如果你照这个方法,七世的父母就能够得到福乐无极,升到人界或者天界。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不是读chang,读zhang)养慈爱之恩。”

所以佛陀说,如果我们是佛弟子,能够孝顺,应该我们时时中,念念中去忆念我们的父母,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的父母,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学佛了,但我们没我们的父母生我们的肉身,我们怎么可以学佛呢,我怎么可以坐这里讲这本《盂兰盆经》给你听?这父母的大恩,我们一定要报。但好遗憾这件事,讲容易,做是很难的包括我自己在内,都遗憾。但是佛陀,我告诉你,好强调就是,样样事,样样法门,第一样真的都是以孝道为先。我们的祖先,老祖宗,老人家就教导我们万恶就淫为首,百善一定真是孝为先,孝能够感动天地,也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佛陀呢,讲过很多本孝的经,这本《盂兰盆经》,就是一个例子。其次就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还有就是佛陀,我们(知道的)好出名的一部经,大家都记得,就是《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妈妈摩耶夫人,生了释迦牟尼佛七日之后,就死了,她的元神上升到玉皇大帝的忉利天宫,三十三天释迦牟尼佛修成之后,就用肉身消失了,都不见了,以肉身飞到上忉利天宫里边,用神通力带了弟子,上了忉利天三个月,讲了好多经典,其中一部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来源,就是祂的妈妈,释迦牟尼佛为报答祂妈妈摩耶夫人,为她讲地藏经,但话中有话,地藏经里边也都讲到光目女同婆罗门女如何报答她的妈妈的因缘,是不是?你大概看下地藏经就会知道。所以地藏经是一部孝经。 

另外还有许多经典虽然不是专门讲孝的,但是多少都有带上这样的思想佛陀当时成了道之后,祂爸爸在皇宫里面即将要死了,圆寂。但佛陀讲完经时,用神通力已经知道祂的爸爸呼叫祂,呼应,叫佛陀,佛陀的他心通神通就知道,即时带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尊者,用神通力,一瞬间,屈伸臂顷,就到祂爸爸皇宫里,安慰爸爸。跟着爸爸抓住佛陀的手,佛陀百变身相加持他,和他讲一些话,祂爸爸就同佛陀讲:哎,佛陀,以前你是我的孩子,现在成了道,我好开心你度化了好多众生,但现在我也都要离开你的身边。跟着佛陀就对他开示苦空无的道理,人有生必有死啊。国王,爸爸,你能够听我的法,现在能够尊重我,你死了之后一定能够证得果位,你安心,不需要挂念。祂的爸爸就慢慢闭眼,就圆寂了。

后来祂爸爸的丧礼里边,佛陀都亲自,身为三界人天导师,都帮祂爸爸去做什么?抬棺材啊,亲自抬祂爸爸的棺材去落葬。佛陀身为三界人天导师,为什么会要这么做呢?就因为祂用祂的肉身去示教、显示,讲给大家听:佛教不是不注重孝道,不是出了家就割爱离亲舍弃家,舍弃家庭,抛妻弃子出家修道佛陀所讲的割爱离亲,割得是欲的爱,是财色名食睡,欲的爱。断的亲,是自己执着的心念,也并不是舍弃家人,舍弃家庭如果我们按佛陀教导,如果不适合条件,不适合因缘时节出家,如果你结了婚没安顿好妻子,或者有儿女的,他们都靠你们养活,你抛弃他们出家,根本就无益,佛陀都会禁止。所以割爱离亲,这件事好多人都误会是抛妻弃子,抛弃家庭,以为修道是好可贵。

但是我们其实,佛陀讲给我们听,要注重一件事,佛法是建立于世间里面的,如果你不能够做到上,好似儒家仁义礼智信一样是人间的基本法,你做不到,你去出家,佛陀都会怪你,这是佛陀都不会赞成的。所以不是出家就一定好,所以佛陀说给我们听,孝道是非常之重要,我们如果孝道都做不到,人伦的大统的基本都做不到,我们修行成佛又谈何容易呢你不好讲到佛教的教理讲得夸夸其谈,讲得好靓,就好似我讲未必识得去做真是不要笑我可能讲得夸夸其谈,但是真真正正,踏踏实实,用你身体听佛陀的言教去做出来,在我们末世,又有几多人呢?所以佛陀好提倡这个孝道,报答父母恩恵。如果你在深入佛教,听到很多经文,就有讲过一些佛陀报亲啊报孝,这些种种的事迹。所以佛陀说,如果我们孝顺父母,我们应该年年于今日,我们都要记得做盂兰盆,在这个节,去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布施佛,布施僧人,去报答父母长养,养育我们,令到我们长大,利益我们的慈爱的恩惠。

“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讲如果一切我的弟子,一定要奉行、去受持这个盂兰盆节这个法门。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目犍连尊者同其他出家在家的四众弟子,听到这部经就好欢喜,依据佛陀的说法、说教,就去奉行,去受持这部经。

那么这部经,讲到这里就讲完了。其实的重心就是教导我们去报答孝,但去报答孝道,其实有好多种啊。有时我们没办法真真正正对着父母,当然佛陀在佛经里讲,第一等孝道你去报答父母,就是希望同他们讲佛法,解脱生死,如果你去买很多东西给他吃,或者买衣服给他们穿,带他们去饮茶,这都是孝道,但这些是物质上的孝道,真真正正我们学了佛,佛陀最希望我们能将佛理传播给家人,特别我们的父母,去度化他们。不止这肉身能享用到物质—你赚到钱了,现在你快乐了,你长大了,你都应该孝顺父母,这是人之常情,不要求你都应该这样做。但是进一步来,在儒家里边的孝道是怎么分的呢?我们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熏陶了三千年,其实我们心目中,内心里面做人的根本,特别我们中国人,比其他西方人,是比较注重礼仪的,就算怎样放肆怎样放荡,内心都有点受着老祖宗的熏陶,都有点礼义廉耻的观念。这样的思想都好扎根在我们中国人每一个心灵里面。

那么儒家的孝道其实和佛教的提倡都是好相同,在人间法里面。比如儒家里面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同佛教的杀盗淫妄酒完全是相应的。至于儒家的孝道要怎么描述?是尊敬同孝敬父母。儒家所讲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讲的是孔子教化弟子,当时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里边也都有看过这些道理。说古代的人如果孝敬父母,第一等的孝道是大孝尊亲,第一等就是不逆父母的心意,去尊敬父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去尊敬父母。这样你又会说,哇,如果他无理的要求,难道我都要尊敬他么?古代的孝道就是这样的,你有没听过二十四孝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扇枕温席,有没听过?卧冰求鲤,如果你看到就会说,傻啊,脱了衣服,卧在冰天雪地里面,结了冰的那条河,他爸爸病,卧在那里用点肉,引鱼上来。如果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就会说,这个王祥,但他就是有这点孝道,真的是引了一条鱼上来。虽然他杀生食肉,这半不提,但都是他一点孝心来报答父母的恩惠。

黄香扇枕温席,怎样扇枕温席呢?夏天黄香见到好多蚊子,在爸爸没睡之前,……)脱掉衣服,赤裸裸喂饱蚊子先,一晚嗡嘛好紧要古代好多虫子,塞满间屋子,先喂饱这些蚊子,等这些蚊子饱了,然后之后叫爸爸妈妈进来睡。如果你用现代观点来看看,二十四孝都是愚孝啊,傻孩子来的现在有蚊帐,有驱蚊剂,杀虫水啊蚊香啊—这是另外一种讲法,我们不杀生嘛但一般人都会用这种方法,(黄香)是不是很蠢呢但古代的人,就有这样一点这样的心意去表达一个孝道,他是一个小孩子,黄香,十几岁都识这样做,冷天那个床很冻,他就走上去钻进去先暖暖,然后再给妈妈去睡。中国儒家古代我们看下这样的故事,都有点孝道。

比如又讲一下宋朝好出名个宰相黄庭坚,有没听过黄庭坚?同苏东坡同一个时代的,黄庭坚身为宋朝一个大宰相,他的家有好多亭台楼阁,好多奴婢仆人可以应用但是他当时有个妈妈好老,八十几岁,(对)他妈妈,他不用别人服侍的,他不需要奴婢服侍,他一定要亲手服侍他妈妈,包括倒屎倒尿啊,倒完还要将桶洗净,冲厕所身为一个宰相啊想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意思告诉我们听?身为一个中国人,儒家思想统治着我们的心,这就是孝道,我们应该要注意,这些仁义礼智信。但相反,用现在的思想角度,又说你们是傻啦,我讲了三个典故,你心里会说,是不是傻啊你讲这些。但可能呢,他的行为可能未必是完全正确,你觉得不科学,但是他的心,心念和行为,我们要值得学习。你不要说,黄香去喂蚊,现在最多有蚊子的时候,有冷气的话打开冷气给妈妈睡,冷天去大陆买张电暖毡去暖,不用自己睡上去了,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孝敬父母,你蚊针,捐血,是不是我们可以变一变观念,我们参照他的精神,了解这些东西。

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知道这些事。大孝,第一等的孝道就是尊敬父母,不要令到父母有不开心。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第二,再次一等的孝道,就不要辱没父母的名声。但这一点,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好容易犯,我都犯过好多次了,犯大错。为什么呢?你这个血肉之躯的所得,是得从你的生身父母如果你出去做了错事,做了坏事,人家讲哇,你看下这个wei师兄啊,在卡拉OK里面走出来,或者见到跳舞啊等,如果讲一句是不好的,被人听到,比如你听到都不开心,怎么学佛会去这样的地方呢下次如果传到父母耳中,如果父母是挂心儿女,觉得儿女有用,突然间听到这不好的事,你父母的心多冷啊,多痛心啊如果父母听到外人讲他儿女一句不好,犹如讲他自己不好一样,如果父母听到外人赞他儿女一句,他就好心甜,啊,真是有家教啊,这个仔,多听话,又读书又乖,考试成绩又好,暑期做工的零用钱去孝敬爸爸妈妈,都很开心。所以第二等孝道,不要辱没父母的名声,但是我们现在好多人都犯了,是不是你想想,好多人都犯了辱没父母的名声,好容易做错事。

至于第三等孝道是什么?儒家所讲的第三等孝道,就是我们今日以为报答了父母的恩惠了已经,各个月交足粮饷,各个月给足家用,孝敬他。但其下能养”,最下一等孝道是养父母呀。儒家思想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各个月赚钱好辛苦,爬高爬低,熬通宵啊诸如此类,赚了好多钱去孝敬父母,这点是最下一等的孝道。供他们的衣食是最下一等孝道,这就是儒家孝道:第一等是尊敬父母,第二等不要辱没他们的名声,第三等才是养他们所以我们以为我们孝敬了父母,摆到我们最高,今晚要摆到最低,摆到第三阶,真是。将第一到第三,这个就是儒家思想。儒家都尚且这样,何况佛陀啊你想下,佛陀是宇宙间的觉悟者,这些问题祂完全知道,但是佛教的世间法,人天善法,做好一个人,守五戒十善,再高一点升天。如果你连儒家的更低的都做不到,我告诉你听,你不可能成佛的,真的。你今世做不到,下世再做啦,一生一世,所以成佛不是好简单,脚踏实地,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今晚讲到的孝道,讲孝的原理,就关乎成佛的问题,是一个基本,是个落脚,是个基础来的,如果你没对父母尽到心意,就算你不能够达到那么高的条件,好像儒家那样,尽管对我们来讲要求好高啊比如以前古代他们父母死了,那些近亲子女在他们墓旁搭间茅屋在旁边守孝三年,今日(……),守孝三年不做事,又没收入,老婆和孩子肚饿,有没这样的?肯定没。但古代一定有,好多人会这样做,是一种孝道,一种慎终追远,我们中国人就有这种的思想。所以,我们学佛之余,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些,这些你不要说不是佛法,这些是佛法,我今晚好强调,这些是佛法。有的人觉得这些不是,但佛陀是很强调这个实行孝道,因为太多人说佛教不注重孝道,所以我尽量从经书里面讲一些资料给你们听,尽我能力希望串通所有的东西讲给你听,佛陀是很讲孝道的如果不是,佛陀在佛经里面不需要讲这么多孝经,所以佛教的伟大之处是统摄了其他所有的宗教,过之无不及,我可以这么说。

所以大家听到之后,就要注意这个孝道的问题,是非常之重要。但是这些准则,你自己怎样做,就要视乎你自己个人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比如说佛教所讲第一等孝道是教导父母念佛,诵经持咒,希望他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解脱生死。但是往往,我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好多人都没办法度化父母,父母是不会信佛的,太多太多,是不是各位师兄,包括我在内。所以这是个矛盾,但是你怎样在矛盾之中,找出一个突破,这个就是智慧,你在佛经里边找方法。我提供一个方法、原则给你。你有个大原则在孝道里面,你自己就要变通,每个人的家庭不同,我不可能讲完所有方法给你听。你教不了他念佛,或者可以退而求其次,夜晚诵经回向给他,希望他别造那么多业,这样就已经帮到他了,就算他们不信佛,下世都好点。最好你能够教到念佛。再退而求其次,如果你觉得自己,听完我刚刚所讲,你觉得自己孝道都没尽,都没怎么关心父母,那就等下买多点东西给父母吃,如果他们不信佛,都是一种孝道来的。

那至于怎么做,能力和程度做到几多,就看你自己,这个原则这个方便是自己去运用,不能够用一条规律去教全部人,因为各个家庭的背景都好复杂,尤其是今日的社会,好多家庭各样的背景,小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有些离了婚的父母,有些甚至父母虽然存在等同于不存在,因为物质给小孩太多,父母走出为了生意,赚点钱给小孩享用,所以父母根本没关心小孩,近亲疏离了我们这一代,所以各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不可以用一条法则方法来讲给你听怎样为之孝道,这个是你自己学了佛之后,人生社会之中运用。这个就是佛法,佛法不是离开世间。如果一个不尽孝的人,我都讲你不会成佛。佛法的法门就在世间里边,如果你学了佛,这个烦恼解决不了,这个不是佛法,佛陀发现宇宙人生的道理,是教你解决人生种种问题和痛苦,每一样从佛经里边都能找到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个准则,是个根本的路线,犹如砌楼的框架一样,砌好这个架子之后呢,外墙怎么砌就悉取尊便,各个人的喜好不同,但是佛经里面都能找到这个骨架,佛陀都对大家有所指示的。

那么这本经就讲完了,希望大家真真正正能够报父母恩,我只可以这么讲,包括我自己在内。因为每年我都讲一讲这部经,那有无问题?对于这部经,或者其他问题都可以问我,举手。如果大家要走,可以随便离场,随便。

(以下为回答听众问题部分)

“供养十方圣众”之前讲很明白了,就是如果你不参加任何的法会,或者有的师兄内向点,不中意出家门不中意见到这么多人,那你如果修佛法,在屋里有个佛坛,你就可以今日一样摆些贡品,念诵这个《盂兰盆经》,心念是供养出家人去超度你的七世父母,就是这样做的。基本上这个经文,能够念到三次就念三次,不行就念1次。那个报父母恩咒,最好念到49次,更多呢就能够念到108次。之后就作报父母恩的回向就可以了。

有没师兄有问题?

如果你家里没佛堂,就摆一张台,摆一张香炉,就在当天供养。因为真正的佛,其实不是住在佛像里边,祂的身是遍满十方虚空的,但只不过有一个佛坛,就能够将你的精神集中向一个地方。我们能够看到经文里边讲,十方游行的僧众,是十方空间里边,不是一定住在佛坛里边,所以你没佛坛,在当天摆张台,摆点菜诚心供养就可以了。这个盆,只是个器皿来着,不是一定拿冲凉洗脚那样的盆,就是一个大的器皿装住古代通常用一个盆,物质不是那么丰盛,就通常一个盆。那个盆,其实讲给你听,佛经由梵文翻译过来中文叫盆。这个盆的意思我们想就好似通常盆像洗脚冲凉的那么大个,其实小小个也叫盆,不一定的,都可以。为什么叫盆呢因为生活中我们以为是大的,size是大的那个容量,因为你有很多百味五果,你要装那个器皿都不小的,所以有个盆大点就合适。

可以,没问题,任何形式的器皿都没问题。念经一定要念这个经,《盂兰盆经》,同时念后面的报父母恩咒,回向就是用你心念去报答七世父母的心意,七世父母的恩,然后再做这个回向。

各位师兄静一下,不好意思,听不到这位师兄说。

这个咒,报父母恩咒,之前写作一个字,因为那个栗(lì)同那个sù)”字好容易写错,栗呢,底下是个木字;粟,的底下是米字。你这个咒可以这么念,我讲给你听,如果你是讲粤音,广州话,你可以念南无密栗多,多婆也,娑诃。如果梵语呢,你可以这么念诵,namo mṛta tvāye svāhā 。如果你中意念粤语,你就可以这样念。如果你不识念梵语,念南无密利多多婆也娑诃,一样,功德完全相等的。是没有分别的。如果你念补阙真言,你自己心安理得啦,同时增加这个咒的功德啦,念十几句补阙真言,更加心安理得。

有无问题?

(教念小孩子读咒)

附:。 

《报父母恩》的真相  

在坊间流通的版本《佛说盂兰盆经》末后,载有一首名为:《报父母恩呪》。

卍字新纂续藏经第21册,经文号:no.375-B,有《报父母恩咒》的记载,是这样说的:

报父母恩(世间有生无不从父母而得。能诵此及能慎终追远。恩无不报)

南无蜜栗多哆婆曳娑诃

蜜栗多,脱漏了一个字,只要在蜜栗多前头加回字,还原成阿蜜栗多,那就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若以古梵文的方法来分析此呪,南无阿蜜栗多哆婆曳其实就相当于《往生》即咒文哆地夜他后的第一句,只是古梵文上的译音用字不同而已,意思是身心皈命甘露所生者、身心皈命无量光如来、身心皈命无量寿如来之意,相当于显教以汉文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功德等无差别。

所以报父母恩咒》,古梵文可还原为:

namo amrtodbhave svaha

汉语模拟音可念为:

南无阿灭列多地巴威,斯娃哈。

每年旧历7月15佛欢喜日、僧自恣日,设盂兰盆施供诸佛菩萨贤圣僧众。念诵《佛说盂兰盆经》后,再诚心持念《报父母恩咒》,仰仗阿弥陀佛的大弘誓力,当然可以接引利益多生父母出离苦趣,现生父母无病长寿,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必需履行的报恩修德之法。

佛欢喜日前夕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