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决疑论3

接下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密宗和净土的关系。有修行人认为,密宗和净土水火不容,如果要选学一种,就必须要舍弃另外一种。我们要知道,其实密宗之中也同样包含着净土。在法王如意宝的《文殊大圆满》、无垢光尊者的《四心滴》等等众多的大圆满法中,都有具体的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密宗中还有破瓦捷径的往生法。在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等等的大成就者的著作之中,就有好多不同种类的净土灌顶和修法仪轨;噶举派的恰美上师和很多密宗成就者,临终的时候都往生去极乐净土;红教宁玛派大祖师麦彭上师做了一部《净土教言》,是专门论述极乐世界的殊胜,劝导世人往生极乐;黄教宗喀巴大师、恰美上师、麦彭上师都做了极乐愿文;又比如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显密并弘,平时也一再强调弟子应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以自己发愿往生为表率。法王指出修密法的人必须同时兼修净土,修大圆满的人,应该在大圆满的基础上往生去西方,这样既可确保往生,了生脱死,同时也可以获得极高的品位。法王亦倡导每一位弟子念满一百万的阿弥陀佛名号和三十万遍阿弥陀佛心咒。对于圆满这两个数目的弟子,法王以他的加持力保证弟子能够即生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各宗各派的弘法大德,都能够圆融显密,不分彼此,不把佛陀的法割裂,那就太好了!以前的大德,如诺那上师讲过:“修任何的本尊,都必须兼修西方净土。”贡噶活佛也讲过:“往生极乐世界即是密宗的即身成佛。”这句的密意是非常重要的—讲明了显宗的往生净土其实和密宗的即身成佛是互不相违的。近代高僧圆瑛老法师也说:“密净兼修好,万修万人去。”有些修行人,在弘扬净土宗的同时对密宗也有轻毁,甚至说很多愚昧的人被密宗骗了。这样说,不但诽谤了宣说密法的佛陀和无量的密续,也诽谤了由极喜金刚到莲花生大士、密勒日巴尊者以至于宗喀巴大师等等的传承的所有大成就者。《无量寿经》指出,往生去极乐的条件是很重要的,要注意这八个字,是什么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诽谤正法的人是无缘往生极乐的,这样弘扬佛法是把人引向净土还是引向地狱呢?希望讲这些说法的人要小心,不要自误误人。

接下来再说即身成佛。曾经听过一个论调:显宗最利根的修行人,也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修行去成就佛果,但是密宗就宣说能够即身成就,显然好像不相应,因为两者的观点相差很悬殊。之所以产生这种疑惑,实际上是没有了知如来的密意才造成的。释尊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众生,宣说了种种法门。粗略一看,似乎觉得是有相违背的地方。比如有些经典说“有我”,有些经典又说“没有补特伽罗的我”,有些说“涅槃诸法就是空性”,有些说“如来藏实不空”等等。但是只要真正具有正规传承或者经过长期闻思修的修行人就会知道,这些道理不但互不矛盾,反更隐含有极大的密意。佛在《解脱经》中讲过,所谓的无数大劫,即是阿僧祇劫,是以众生无量的界、根、信解不同来说的。《金刚顶五种密经》云:“于显教修行,需经三大阿僧祇劫,然后证果。若依密教,则由加持威力故,于须臾顷,当证无量三昧耶,无量陀罗尼门。”一般的众生,成佛需要经过三大无数劫,如果特别利根的人,或者具足善巧方便,就可以极快成就。比如坐火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两日两夜,但是如果我们搭飞机呢,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我们不可能因为极大多数的人坐火车,而否定有人坐飞机可以快速到达的可能性。同样,因为众生之中有不同因缘的聚合,有些钝根的人需要长时间去修证,但是也有些利根的人,仅凭自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和通过修持了义的教法而疾速成佛。这些论据其实有佛陀亲口宣说的很多经典来作为证明,比如在《普措续》云:“人天诸众异根基,有为天生利根者,有为修学之根基。”《等合续》中亦云:“众生有本来的利根和其余根基。”显宗经论之中,对这些地方也都有所明说。《解深密经》云:“有者自性利根众,有者钝根而安住。”《俱舍论》云:“有者天生之种姓,有者修学而成也。”上根利智即是指信根、精进根的力量具足,这个道理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显宗了义的经典,也都明示利根的人不一定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所以可以看到,即生成就的捷径大道在显宗之中其实也被承认,只是显宗并没讲法去宣说即身成就的法门。《大密方便经》云:“证一地后,若欲成就者,七日便能成佛。”《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摩诃止观》云:“利根者圆教下一生顿超十地。”达摩祖师在《破相论》之中将三大阿僧祇劫解释为“三大恒沙毒恶之心”,《宗镜录》也说:“一念成佛”,《法华经》法师品云:“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之中,说八岁的龙女因为献上宝珠刹那间就已经成佛,圆满相好,并且立即前往去南方无垢世界坐上宝座之上为众生说法,《顿悟入道要门论》云:“若悟道,现前身便解脱。”另外,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老人,佛讲述他八万劫前身为樵夫,在山上砍柴,见到一只老虎,当时老人很惊慌,于是心中随口喊出一句“南无佛!”由于这个善因,樵夫就在佛世时候出家,而且还证得罗汉果位呢!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之中指出以不净心见到佛像亦是证菩提之因,《法华经》亦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又云“或以欢喜心,歌咏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由此可见,以散乱心念佛颂佛,亦能够得到这么殊胜的加持,若以一心一意去修持无上密法,为何不能迅速成就呢?又有人认为,密宗的即身成佛所成就的佛只是罗汉的果位。但是,只要稍涉足密续就可以知道这样说是不对的。在密宗旧译派的九乘佛法、新译派的六乘佛法中,声闻、缘觉、罗汉都在最初的外三乘之内,而且罗汉只证到“人无我”的空性,对“法我”尚有执着,对究竟的光明更加是如聋如盲,但是密乘最终所证的已经是觉空无别的佛陀境界。讲这些话的人其实连大小乘的基道果都分不清楚,还和人讲经说法。如果只追求自己的解脱,专学一门,或者可以成功,但是如果要收摄弟子,就必须要广学多闻才能够调化不同根基的众多有情。大部分的众生,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利根的人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成佛,这些都是佛为不同根基的人而宣说的法,我们都应该承认。需要再三强调的是,当我们在遇到观点不同的佛经论点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一己的私见,对自己不太理解的那一部分就贸然断定为非理。如果立为非理,或者断定是邪道,那必须就要有真实的教证和理证。有人偏激说,学密就是即身堕地狱。这句话出自学佛人的口,实在令人痛心。即身成就,是佛陀亲口宣说,亦由众多的高僧大德所亲证的事实。一个既然是相信因果的人,怎么能够对无上密法信口雌黄呢?如果破了密乘戒,即使是身堕地狱都是无法挽回。显宗之中亦是一样,如果犯了谤法、五无间罪,除非发心改过,猛力忏悔,否则还是在临终会堕入地狱。密宗的即生成就是佛的教言,净土中的即生往生亦是佛的教言。如果是真正的佛教徒,怎么能够对佛教的教言要作一取一舍呢?佛陀在《楞严经》中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陈那论师亦说“邪道极无边,一一难破尽。”如果凭自己感觉测度圣意,去建立一家学说,就难免在因果上自招过愆了。有人说,密宗将烦恼宣说作智慧,五毒讲作五智,所以没办法被显宗所接受。这样说其实是没领会到“烦恼即是智慧”的深意。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之中,明确指出“烦恼的本性就是智慧。”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密宗所独有的见解,在显宗之中亦同样可以找出类似的教证。《文殊游舞经》云:“诸烦恼为菩提金刚之基。”《文殊幻化经》云:“非除轮回而修涅槃,是缘轮回即是涅槃。”,龙树菩萨在《中论》中也说轮回和涅槃无有稍许差别。”《无垢称经》云:“诸烦恼即是善逝舍利。”《六祖坛经》云:“烦恼即是菩提。”《摄乘论》云:“若见诸大方便者,烦恼即成菩提支。”《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吾与一切佛,自性平等住,不住亦无取,彼等成善逝,色受想行识,无数善逝众,彼成大能仁。”《摩诃止观》云:“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生于非道,通达佛道。”《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与地,贪欲即菩提。”《维摩诘所说经》云:“为增上慢,说离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切尘劳,即如来种。”密宗是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将显宗隐含的最了义观点加以明显宣说,和显宗其实没有冲突。如果上述密宗中的“烦恼即菩提”、“轮回与涅槃平等”的道理不能成立,那显宗中类似的观点又应该怎么去解释呢?

密宗里边的“众生即佛”的见地,也是直接从胜义实相而作的宣说。如果从外相上来说,当然众生仍然是众生,被烦恼障和所知障所蔽,与佛陀是有别的。如《喜金刚续》云:“诸众生为佛,然被客尘遮。”《时轮金刚经》云:“诸众即是佛,于此世间中,余无大正觉。”《瑜伽母续》云:“此等众生五佛性,如现舞者及画师等。”《圆觉经》云:“此之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维摩诘所说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即涅槃相,不可复灭。”《圆觉经》又云:“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

如来随顺觉性。”所以说,引证如此多经典,显密的见解在究竟上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有人认为,密宗里的“双运”及“降服”和显宗的道理大相违背,令人无法理解和接受。其实,大凡是未依止过具德善知识或者未广泛学习过佛法的人,难免对佛教中很多观点感到无法理解。比如从来未学过“中观”的人,看到《心经》之中的语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会对“空”和“色”这种关系感到矛盾。但是如果已经通达经论的人就知道,这种论据不但不矛盾,反而揭示了诸法极为深奥的本性。同样,从未修学过密法的人对“双运”及“降伏”产生疑惑实属自然,但是明智的人只要坚信佛陀“圣言量”的正确性,了知这些行为虽然不为自己的分别念理解,但是必然有其殊胜和真实的含义。这样做自然可以避免谤法的无边罪业。实际上,密宗的“双运”和“降伏”并不是一般凡夫的淫乐和杀生的行为,佛菩萨早已经断除了这类习气,但是在度化众生中,有必要的时候也会本着无贪的心而示现贪欲相,本着无嗔的心而示现愤怒相。例如显宗的《父子相会经》云:“虽无贪欲现贪相虽无嗔恚怒相本无愚痴现”又云:“彼等幻变种种身,调伏一切诸有情。”因此,看到密宗的双运佛像或双运修法时,不能生起贪嗔痴的烦恼,也不能生起邪见,因为“双运”的真实含义,是指“乐空无二或者智慧方便无别”的意思。同样,降伏也不是恶劣的杀生手段,而是瑜伽士以无上的大悲心去调化业力深重的有情,是一种殊胜的方便法门。

记得世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位叫其吾嘎玛的婆罗门,婆罗门已经出家,修持梵行多年。他进城后,有一个商人的女儿对婆罗门生起了贪爱,几欲死去。由于这个缘故,婆罗门生起了极大的悲心,于是就舍戒和商人的女儿结婚。由于这个功德,婆罗门顷刻圆满了四万大劫的修行资粮。世尊也曾经做过大悲的商主,那时商主和五百个商人一齐乘船入海取宝,有天神告诉商主,有一个人要杀死五百个商人,商主就思惟,其余商人已经是不退菩萨,如果那个人的杀业成功就必会堕入无间地狱。由此,商主就发起大悲心,宁可自己下地狱,而去杀死了那个图谋不轨的人。也由于这个缘故,商主圆满了八万大劫的资粮功德。

所以,小乘之中根本重罪的杀生和淫业,只要由大乘的大悲心或者由密乘的大智慧去摄持,也可以成为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密法,有以方便法去借助空行母而成就,也有直接依解脱道而成就,无论方便道还是解脱道,其实都是无上的成佛妙法。所以,应该注意不要因为一时误听他人错误的言论而诽谤了正法,只要一分钟的时间,就造下谤法的口业,将来招致无量劫地狱中的痛苦。犹如俗语所谓“度日如年”,的确地狱中的一日,就等同于我们人间的万万千年、万万年、亿万年,到时即使再多的弟子眷属亦难以救拔。如果以教理去对照,我们发现了错处,犹如弘一大师这样及时忏悔,也仍然不失为合格的佛弟子,大家也会心感随喜,共同光大佛教。佛经中说过,从来不犯过失的人就是高举佛教幢幡的人,如果犯而知道忏悔的人,也能够摧毁魔的幢幡,但是犯错而不改过,就是举高魔的幢幡了。如果修行人发心清净,确立依据教证、理证的标准,那佛理自然就会越辩越明,但是唯恐损害自己的名闻利养,唯恐自己面上无光,不以理智去抉择,因辩论而生起了嗔恨心,那就离开真道很远了。

接着,我们讲密宗的行为和小乘戒律的关系。有人认为,西藏地区的修行人在别解脱戒的守持不清净,这种观念实在有很大的误会。西藏地区虽然密法兴盛,但是出家人所行持的主要是清净的小乘戒律,在明朗上师的开示曾经说过:“如果能够食毒而不至于中毒,就可以行持密宗的行为。”无论是哪一种续部和论典,都没有对凡夫俗子开许可以行双运、降伏、饮酒等等方法。《时轮金刚经》云:“凡夫人不能够做瑜伽士的行为,而瑜伽士也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而大成就者也不能够作佛陀的行为。”莲花生大师为我们做了极好的教言,他说:“见解之高,犹如虚空,取舍因果,当如细粉。”如果没有相应证悟的凡夫也行持高深密宗的行为,他最后只有堕落。

学密宗的人之中,如果出现没有证悟,但是平日又渴望有家室的僧人,应该知道是这些人没有如理行持,而不是密法的过失。这个现象在显宗中同样不能避免,我们不应该把人的过失加在法上。《弥勒请问经》云:“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以人过失故而于法生过,不以于人怨故而于法亦怨。”显密圆融,无疑是成佛的根本捷径。莲花生大师教诫开示:“外面行为依小乘经部道,此有细致取舍因果的必要,内行为依无上密咒道,此有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双运的必要,密行为应依大密大圆满法,此有即生成就虹身的必要。”以莲师说的这个教证,就知道密宗并没有说学密就不需要守持小乘的戒律,密宗的修行人,乃至成就之前,都会分别受持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或居士等戒律。如果已证得成就,则可以作各种方便示现。莲花生大师在有些众生面前显现小乘比丘相,在有些众生前显现密乘瑜伽师相;不丹的国师嘉扬钦哲仁上师出家后,又娶有空行母,一生显现了极大的事业与成就龙树菩萨的上师萨饶哈娶了空行母后,说今天以前还不是比丘,今天起正式成了比丘,然后给龙树菩萨传了比丘戒;白教的德洛巴祖师是位乞丐,时常吃活鱼,但是他的修持成就就相当大了;布瓦巴祖师饮酒不醉,而且饮酒后又把酒从手指尖流出;大成就者大译师饶在娶了空行母后,传了比丘戒,也作种种梵行。看回显宗,同样根据《五灯会元》等很多禅宗典籍记载,汉地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晚年经常去酒肆、去屠场,有人不解,二祖便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后来就有禅师经常到妓院去调化众生,又如赵州禅师不喜闻“佛”字,南泉斩猫、丹霞烧佛等也都是一般人以浅显之见难以接受的行为。又根据《晋书》等史料记载,历史上鸠摩(待续)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