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随着汉王朝的没落,加上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东汉中央大权旁落,地方分权乘之而起。随着各地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终于势力消长,加上互相吞并、排挤之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即是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在赤壁大战一役之后而三分天下。
我们再将中国历史往上推算,在秦王朝崩溃灭亡之后的楚汉相争,即是刘邦和项羽,也时常使到我们后代的中国人追忆霸王别姬的故事。无论是三国演义或是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地方戏曲、戏剧、野史或者传说等等,更是丰富了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的趣事。
一个王朝的霸权经过兴盛以后,它衰败灭亡的原因和共业当然是很复杂。但是由古到今都是一样,一个强权或者强人的时代结束之后,天底下有心想分这块“大饼”的人,还是有很多。古代称之为宫廷的内斗,但是现代人则称之为政争,所谓乱极思治。
我们再将时间往上推算,大约在公元前650年左右,中国正处于春秋五霸的时代。在春秋时代,王室卑微,礼乐征伐,诸侯割据,诸侯的政权亦都被国内的贵族、世卿所相夺。到了后来,亦都进入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即是秦、楚、齐、赵、魏、燕、韩。而一直到秦始皇即位之后,秦朝统一天下的时机就开始成熟,秦王政在九年当中,终于将六国一一吞并或者消灭。当然中国的历史,是有一点血腥,每经历一次群雄割据或改朝换代,就时常发生刀兵灾劫,战祸连年,无辜的老百姓总是最倒霉的。
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周朝,由周武王灭殷之后(大概在三千年之前)一直到周幽王被杀,一共经历了十二个王帝,大概是341年。以后虽然有周平王,但亦是各地军阀、诸侯借名去拥护的虚位天子,其实并无实权。春秋和战国的运,就是发生在这一段时期。
那大家会问到,中国历史的消长和恩怨,这些事情和佛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禅宗、禅修、禅学和这些事情都有一些关联,更何况这些事情,是你征我伐的争霸时代。还有,这些事情和禅修、禅宗、禅学的关联,其实是互相穿插的。
大家都知道,周武王讨伐暴虐无道的商朝末代帝王—纣王,而结束了六百多年的商王室,更建立了周朝。在周朝以前的中国政权,大多数是以“禅让”的方式去传授领导的位置。但周朝的人以武力去取得天下以后,在形势上造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而周朝的帝王分封同姓的子弟和异姓的亲戚、功臣,一方面是用以镇压反动,另一方面是以制衡国内旧有部族的势力,于是中国帝王的封建制度就这样开始。但因为大封诸侯,最后也种下,东周以后春秋和战国群雄争霸的祸苗。
周武王是开创周朝的第一位皇帝,到了第四代周昭王的时候,故事就开始发生。大约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也是周昭王二十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周昭王在夜晚走出皇宫乘凉,散一散步,赏一赏花。自从武王伐纣以来,周朝在政治上就有很多改革,而朝政也处于强势时代,正所谓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盛势。
就在周昭王在宫外观赏夜景的时候,忽然在京城西面的地方,夜空之上,大放光明,有种种的祥云和彩光四射,这种天文异象,总是给人看过之后,心情无限喜悦和舒畅。祥光笼罩着整个西方的天空,就好像由天界的兜率天所释放、照射下来的天人彩光,久久而不散。
于是周昭王就命令朝中的天文官,去观赏这种天文奇景,而且去解释一下这种异象征兆。当天文官和有道之士观察了之后,就禀告周王说:“西方有圣人出世。”于是周昭王就下令立下圣碑,去描述和纪念当日晚上所见到的异象。而西方,就是指当时中国领土以西的北印度;圣人出世,就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来人间应化成佛,投胎为人的日子。所以佛陀—释迦牟尼佛,因为一大事因缘而转世,来到这个娑婆世界—阎浮提的地球,在遥远的东方帝国王朝,也有目击证人,这位目击证人,就是周昭王。
佛法本身是超乎科学的。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我们中国之后, 随着隋唐佛教文化的兴起,佛教就扎扎实实融入中华文化里面。其中禅宗,也是在中国唐宋的时候大放异彩,禅宗,可以说是在中国才被发扬光大。我们再看看今日,禅学、禅修和禅坐亦充实了现代人空虚的心灵。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中外人士,已经有很多人透过学禅去修心养性。禅学,虽然出自中国,但是佛教现今唯一被西方所接受的修法,就是禅修和静坐。
在中国古代的朝廷之中,都有天文官的设立,比如唐朝设有司天监,而清朝也设有钦天监等等的天文官。皇帝如果有什么天文、异象、玄学、道学、术数的问题,都会找天文官去解释或者处理。
在唐朝开元二年的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金刚不坏肉身(即是全身舍利)要入塔供奉的时候,在塔里面忽然现出一道强烈的白光,直冲灵宵天际,而且经过了三日三夜以后,这道白光才散去。当时的韶州刺史,就将六祖的事迹和圆寂之后的天文奇观奏入朝廷。而皇上就敕令立碑去纪念六祖的真才实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道行,当时皇上亦都赞叹禅宗的六祖大师是我们中国的国宝。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恒河流域,有释迦族人建立的城邦,佛陀世尊就转世在这个北印度国家里面,祂的父王就是净饭王,而母亲是摩耶夫人。这个释迦族的国家虽然不大,但是是人心归顺,海内升平的盛世。
佛陀由兜率天(欲界的第四层天)转世人间是有好多不为人知的事迹的。首先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就必须在无量劫之前,受到他方世界或者本世界已经成佛的大成就者授记。就好比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多劫之前,大概是几百兆亿万年之前,就有一大殊胜因缘—受到了燃灯佛授记!另外佛陀在广演《妙法莲花经》之中的《授记品》里面,亦都为很多大阿罗汉,大弟子去授记,这个只有成就无上菩提的佛陀,才能够以佛眼去观察众生的修行因缘,几时成熟,几时证果,几时成佛。所以没有亲自受到佛陀印证和授记,是不可能成佛的。当然亦都可能,在多生多世之前,在他方佛国净土,受到其他个别如来授记。
释迦佛在还未成佛之前,就以精进、忍辱、智慧第一而为很多佛菩萨所赞叹。而且在这娑婆世界,包括三界二十八天、地狱、幽冥、阿修罗、人类和非人类的地球,都属于三界之内,亦都称为娑婆世界。
从古至今,好多修禅宗的人,包括你修禅宗在内,如果你在今生今世,没法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一样明心见性成佛,那么临终之后,大多其实都会往生去兜率天。所以兜率天里面,除了有释迦佛时代的大弟子、大阿罗汉、大菩萨住世之外,还有很多禅宗的弟子都会发愿往生这里。
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的唯一佛国净土,其实就是第四层兜率天。同时,兜率天也是禅宗的第二个净土。禅宗的第一个根本净土,就是常寂光佛土,亦是法身佛的根本净土,所以释迦佛的遗教弟子、法脉、法门和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等等的大菩萨,都是位居兜率天。而如果你的本尊是地藏王菩萨,那么你临终往生的佛土,亦都可能会是兜率天。而且如果你想发愿再往生去其他佛国净土,亦都可以到了兜率天之后,再重新发愿前往。
人的寿命不过百年,而所谓的百年时间,就是人经过一生一世的体验和经验。至于蚊或者蚂蚁的一生一世,大约是一星期的时间,所以蚂蚁,它所能体会的一生时间观念,对于人类来说,亦只不过是一星期而已。又比如龟和蛇的寿命,可以长达好几百年,所以人类与较长寿命的动物比起来,其实已经逊色了很多。
就距离我们较近的天界—忉利天来说,忉利天是所谓道教玉皇大帝所居住的天界,佛教就称为帝释天。人间每过一百年,而玉皇大帝的众人和天人才感觉只是过了一日的光景。但在佛陀住世的时候,在三界二十八重天里面,最护持佛教,做最大的供养,排场弄得最大的天主,就要算是道教的玉皇大帝。虽然如今佛陀已经入灭了二千五百多年,但目前对玉帝来说,佛陀才刚刚入灭圆寂不过二十五日的时间。而人间每经过二百年,位居于第三层的夜摩天,才过了一日。再往上一层的天界就是兜率天,人间每经过四百年,在兜率天的天人或者佛弟子,只不过觉得才过了一日的感觉。
其实,你只要往生到兜率天,那从你一投生到兜率天那一天开始,你就有天界的时间—四千年的寿命。而地球每过四百年,你才过一日,所以你在兜率天一生的时光,就相当于地球人类时间的56亿万年至58亿万年的时间。这就是为何弥勒菩萨在佛陀住世的时候,释迦佛授记祂当来十二年之后才圆寂,然后再上生兜率陀天,教化兜率天的天人,而且再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等兜率天的天寿和业缘结束之后,就转世来到地球,成就第五尊佛!这就是娑婆世界第五尊如来—弥勒佛的成佛因缘。而释迦佛是第四尊,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的圣者。
释迦佛在尚未下凡人间之前,亦都是和现在的弥勒菩萨一样的位居于兜率天,而且以等觉菩萨的证量和智慧去教化兜率天的佛弟子。所以要能够修证到初地菩萨的果位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是由初发心开始,修成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呢!
释迦佛在尚未成佛之前,就已经经历了多生多世的勇猛精进。而且祂内在真正的证量已经达到等觉菩萨的境界,而大多内证修行达到等觉菩萨的行者,早已经证得无生法忍不退转的地步。亦可以说,假设释迦佛由兜率天转世人间,祂的一生之中即使不修行精进,寿命结束以后亦都是等觉菩萨的果位。
况且悉达多太子的如来藏中,其实早已经具足很多过去世用功而来的成佛资量,平时就已经养成摄取自心的现量,摄受妄想纷飞的基本能力,所以出离心,自然就由如来藏里面的内力,自薰而起。而且行为之上,不会被世俗所拘,就好像小孩子一般纯洁,亦都断除了睡眠,由朝至暮,日日夜夜修习自己宿缘相应的佛法。同时,内在亦都会产生一股力量和智慧, 远离外道的思想或者修法,舍弃声闻、缘觉等等小乘法的学理和境界,而且回小向大,步入大乘菩萨道的境地。所以虽然悉达多太子放弃了一味的苦行,这个都是内在智慧觉醒之故,亦正如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
在太子去除了表相和不正确的修行方法之后,其实祂的内在,已经渐渐进入了不可思议、真实至圣的如如境界。祂的心灵好似明镜照物,水净沙明一样,这个时候,悉达多太子的法眼就豁然清净。虽然还未成佛,但是已经恢复了菩萨的法眼净和一切智慧的证量!
一般修学佛法的人来到人间,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由初学基础开始学。其实大多数佛教徒在前几世,或者就有很多的修佛基础和证量。今世在人间,只要心灵纯净,业障净除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你前世的修行慧命是会慢慢、慢慢被恢复的。
在佛教的修行当中,阿罗汉的果位分为四个等级。一般小乘的佛弟子,历经千辛万苦的修持才能证到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分为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而且我们时常说的大阿罗汉,大多是说四果的。所以佛陀时时劝阿罗汉,要多多向那些大菩萨学习,更要回小向大去发大乘菩萨道的愿力,去累积菩萨道的资量,以便能由四果的罗汉,再进步到初地菩萨的果位,即是欢喜地。
当众生或者修佛的人,内证功夫已经达到初地菩萨之后,跟着就会循序渐进再精进修行,一步一步迈向圆满菩萨的十地果位。何为十地呢? 初地菩萨欢喜地、二地菩萨离垢地、三地菩萨发光地、四地菩萨焰慧地、五地菩萨难胜地、六地菩萨现前地、七地菩萨远行地、八地菩萨不动地、九地菩萨善慧地、十地菩萨法云地。而十地菩萨再向上一级就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的功德、 资量和觉悟的圆满程度,几乎可以说和佛相等,只是有一些些的无明未破而已。等觉菩萨再进一步修持圆满,观破了这一分生相无明,就成就了妙觉菩萨,而妙觉菩萨其实就是佛!
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真的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称为后补制度。凡是位证等觉而即将成佛的菩萨,都会先在欲界第四层天—兜率天内院等着,以便天上法缘结束,而在人间的法缘成熟的时候,再下生人间,去示现成佛。这个时候在兜率内院准备候补佛位的等觉菩萨,就是一般所称为的“一生补处菩萨”。
而两千多年前的悉达多太子,就是以这样一个内在证量和果位来下生人间。释迦牟尼佛经过遍学外道,得到外道的最高成就,以及六年的雪山勇猛精进和苦修之后,就准备等着成佛。所以悉达多太子,正是以等觉菩萨的内证,在菩提树下的不动金刚宝座之上用功。当然,要成佛,是没这么容易的!最后一关的魔扰,即是天魔的侵袭,就即将要来临。
魔扰、魔考,相信大家都应该都听得多,说不定你还会被考得七上八落呢! 而前面说过佛陀八相成道,降魔是其中极重要的一点。如果悉达多太子,当初在菩提树下没有降魔成功,那人间就没有佛陀,而如果人间没有佛陀的教化和指引,那么我们到现在,虽然每日可以忙得很愉快,但我们的心灵世界,我们内在最真实的生命,恐怕就会在一片黑暗无明之中,而继续长劫沉轮在生死大海里面。
那为何天魔好像“吃饱了饭没事做”似的,倒要时时仇恨人间的学佛修行人,甚至在佛陀成道之前的一个晚上,还要发动千军万马,非要致佛陀于死地不可呢?天魔为何那么无聊呢?其实他们是否“没事做”,去找善良的佛弟子的麻烦呢?其实天魔的这些干扰、障碍甚至迫害,对我们修行人,可能都是一种考验,亦都是一种恐惧。
其实,他们是怕我们佛弟子的,因而他们采取一种过度防卫的行为。怎么说呢?因为天魔有极强大的权力和占有欲望,他希望任何人都臣服在他脚底之下,受他控制,一旦你修行成就,想超出三界生死轮回,就会摆脱他的控制,使到他损减了一位子民。这是令到天魔没办法接受的。
第二点,如果你不仅自己解脱,而且发大乘心行菩萨道,度化更多人学佛解脱,那岂不是要天魔损减更多的子民和眷属吗?这样更加令他不能忍受。
第三点,天魔亦都更害怕,万一你真正修出了大成就、大智慧,能够用神通去降魔,使到他损失大批魔军。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魔宫要被唱空城计,然后会令天魔慢慢、慢慢乖乖地去信佛?所以这种害怕,就是天魔怕你修成之后,以智慧的光明去拆穿他的西洋镜的恐惧心态。所以天魔无所不用其极,软硬兼施,以各种顺境、逆境,去诱惑或者贿赂、恐吓或者破坏你的道行,使到你丧失道心,或者没办法修行成就,以便能够将你缚你在三界之内, 继续控制你,摆布你。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亦都较鲜为人知,而且令天魔恐惧,以至于要百般来破坏佛陀成道的原因,这个就是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吉祥草金刚宝座之上,所发下的誓愿:“我今日如果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使粉身碎骨,亦都不会离开这个座位。”由于这个愿(录音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