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念很多经咒,修很多法,假如心结不能解除,内心执着未能通体放下,则所修一切亦是徒然!虽有福德,若不能念佛念咒消归自性,对业障的去除帮助甚少。
放下就是先好好检查审察一己的缺点,所执着的东西,然后寻求彻底的解决及修正方法;跟着所订的方法努力而行,再看看问题有否解决?如果没有的话,更加对问题要淡然处之,自在过活,不再多想。
以上述的心态行事,并祈求佛菩萨加庇,以这种心情积极面对问题而修行,作早晚功课时一切放下不想、不执。这样诵经持咒,才可消归自性,清扫业障,助人助己,从而感应诸佛加持,使身心获益无量!
不要一己制造不必要的苦痛烦恼,人界最大的苦难是自设心狱,将自己活泼自然的灵性囚禁拘限。肉体的刑罚总有散释之期,最多就是尽此生形寿,便即解脱;然而极苦的心狱,会迁延下世多世,甚而无有了期。这便形成了灵性上的创伤,微细身的脉结。
这些坚执,一直在阿赖耶识中深植了牢不可破的种子保留着,直至下世入胎时便将记忆带进去,影响了下世或再后世的修行质素,向负性发展。
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及提醒,佛是出世在人间的,在人界中修行而成就。所以,一切的修行即在生活中,这与诵经念佛礼忏的修学方法同样重要。
现在世代的人忽略了日常生活中所发生在面前的一切,都是十分重要的修行课题,看你怎么面对?如何处理?修得好即过关加分,修不好再重修但先要扣分数。
记着,不要只管闭门诵经念佛,祈求往生极乐世界;相反却有无数极乐世界的菩萨众,因为带业往生的关系,过去的修持还未及格,所以要再来这个娑婆世界以人身重修。
在日常的修行中、生活中,对人作事,必定要以戒定慧为标尺,分别正邪、明辨是非。
不合三无漏学的,切不可从事,以免扣分积恶业。有时即使事后亡羊补牢,为时或晚,此时即诵许多经咒,忏悔消业亦不易!谨记生活中的修行,对人作事,都要运用菩萨道的十波罗密多法门而行进,则只会不断加分,善果可期。
今世问题今生立即解决,切不要将问题带到临命终时,这可能会干扰往生,影响来生的去向。人性的反面即是魔心,魔心就产生魔力行恶,但你却因固执而迷昧不知,久之就连最能影响你的人亦叫不醒你。愚痴一深,冥顽不听,必堕魔道!
性格决定命运,说得一点亦没有错。在修行上,依靠你最信任的佛菩萨及上师吧!真正完全敞开你的心,接受他们的指导,让他们带领你在菩提大道的前进吧!
不要被固执刚强的本性害了自己,无论上生带来或今世后天所累积的熏染习气,现在就要替这个未完的乐章写上休止符;不要再被自设的极苦心狱,无了期地惩罚自己,毁了修行及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