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朵莲花护住身2

鸡啰夜弥 跋阇啰波你 具醯夜 具醯夜 迦地般帝 讫唎担 毗陀夜阇 嗔陀夜弥 鸡啰夜弥 啰叉罔 婆伽梵 印兔那 么么写 

第四会(刚藏折摄会)

婆伽梵 萨怛多 般怛啰 南无粹都帝 阿悉多 那啰剌迦 波啰婆.悉普咤 毗羯萨怛多 钵帝唎 什佛啰 什佛啰 陀啰陀啰 频陀啰 频陀啰 嗔陀嗔陀 合牛 合牛泮咤 泮咤泮咤泮咤泮咤 娑诃 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 阿波啰提诃多泮 婆啰波啰陀泮 阿素啰 毗陀啰 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 萨婆那伽弊泮 萨婆药叉弊泮 萨婆乾闼婆弊泮 萨婆补丹那弊泮 迦咤补丹那弊泮 萨婆突狼枳帝弊泮 萨婆突涩比犁 讫瑟帝弊泮 萨婆什婆唎弊泮 萨婆阿播悉么犁弊泮 萨婆舍啰婆拏弊泮 萨婆地帝鸡弊泮 萨婆怛摩陀继弊泮 萨婆毗陀耶啰誓遮犁弊泮 阇夜羯啰 摩度羯啰 萨婆啰他 娑陀鸡弊泮 毗地夜 遮唎弊泮 者都啰 缚耆你弊泮 跋阇啰 俱唎摩 毗陀夜 啰誓弊泮 摩诃波啰丁羊乂 耆唎弊泮 跋阇啰 商羯啰夜 波啰丈耆 啰阇耶泮 摩诃迦啰夜 摩诃末怛唎迦拏 南无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拏婢曳泮 勃啰诃牟尼曳泮 阿耆尼曳泮 摩诃羯唎曳泮 羯啰檀迟曳泮 蔑怛唎曳泮 唠怛唎曳泮 遮文茶曳泮 羯逻啰怛唎曳泮 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 婆私你曳泮 演吉质 萨埵婆写 么么印兔那 么么写

第五会(文殊弘传会)

突瑟咤质多 阿末怛唎质多 乌阇诃啰 伽婆诃啰 嚧地啰诃啰 婆娑诃啰 摩阇诃啰 阇多诃啰 视毖多诃啰 跋略夜诃啰 乾陀诃啰 布史波诃啰 颇啰诃啰 婆写诃啰 般波质多 突瑟咤质多 唠陀啰质多 药叉揭啰诃 啰剎娑 揭啰诃 闭隶多 揭啰诃 毗舍遮 揭啰诃 部多揭啰诃 鸠盘荼 揭啰诃 悉乾陀 揭啰诃 乌怛摩陀 揭啰诃 车夜揭啰诃 阿播萨摩啰 揭啰诃 宅袪革茶 耆尼 揭啰诃 唎佛帝 揭啰诃 阇弥迦 揭啰诃 舍俱尼 揭啰诃 姥陀啰难地羯 揭啰诃 阿蓝婆 揭啰诃 乾度波尼 揭啰诃 什伐啰 堙迦醯羯 坠帝药羯 怛隶帝药羯 者突托羯 尼提 什伐啰 毖钐摩 什伐啰 薄底迦 鼻底迦 室隶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萨婆什伐啰 室嚧羯帝 末陀鞞达嚧制剑 阿绮嚧钳 目佉嚧钳 羯唎突嚧钳 揭啰诃 揭蓝 羯拏输蓝 惮多输蓝 迄唎夜输蓝 末么输蓝 跋唎室婆输蓝 毖栗瑟咤输蓝 乌陀啰输蓝 羯知输蓝 跋悉帝输蓝 邬嚧输蓝 常伽输蓝 喝悉多输蓝 跋陀输蓝 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 部多毖哆茶 茶耆尼 什婆啰 陀突嚧羯 建咄嚧吉知 婆路多毗 萨般嚧诃凌伽 输沙怛啰 娑那羯啰 毗沙喻迦 阿耆尼 乌陀迦 末啰鞞啰建跢啰 阿迦啰密唎咄 怛敛部羯 地栗剌咤 毖唎瑟质迦 萨婆那俱啰 肆引伽弊 揭啰唎药叉 怛啰刍 末啰视吠 帝钐 娑鞞钐 悉怛多 钵怛啰 摩诃跋阇嚧瑟尼钐 摩诃般赖丈耆蓝 夜波突陀 舍喻阇那 辫怛隶拏 毗陀耶 盘昙羯嚧弥 帝殊 盘昙迦嚧弥 般啰毘陀 盘昙迦嚧弥 哆侄他 唵 阿那隶 毘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 盘陀盘陀你 跋阇啰 谤尼泮 合牛都嚧瓮  莎婆诃

千朵莲花护住身,受持楞严神咒的威力受持楞严神咒,要受之于心,持之于身。就好像用手拿着东西似的。持念神咒就是不要将它忘记,将它放弃,要念兹在兹,时时刻刻诵持此咒。

持咒应该有一定的坛场叫做咒坛,就像传戒需有戒坛一样,咒坛要清净,不能够有闲杂的人进入,只有持咒的人在里面修法,建立坛仪就是持咒前方便,建坛原本有一定的规矩,在楞严经里有所说明,这是为诵经行道求现证的人而设的。现证即今生便得到咒的利益,如果缁素发心散持,缁是出家人,素即是在家人,散持即是没有坛场。更就要专一其心虔诚恭敬。

楞严经上面说: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纵然散心持咒,如果不在禅定之中,也都有八万四千金刚藏王护法时常随逐行者,何况决定发菩提心呢经上亦都说到: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乃至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简单扼要地说,持咒必须三密相应才能得到感应。三密就是口诵神咒,心想梵字,手结印相。亦叫三坛。为什么叫咒呢或者叫神咒呢?因为妙不可言之故。我们的心去观想梵字即是观想后边咒心的每一个梵字。三密相应也即是持咒的前方便。

第一个即咒语。持咒自然结成坛。这是说每天或每次首先念楞严一次,然后持念楞严神咒的咒心一百零八次。咒心是跢侄他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 盘陀盘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合牛) 都嚧瓮  莎婆诃梵语是tadyatha om anale  visada vira vajra dhare bandha bandhani vira vajra pani phat hum trum phat svaha ”《楞严神咒这个咒心妙不可言。如果天地间没有人再会念楞严咒,一切的妖魔鬼怪都出世了。这咒心后边两句阿那隶 毗舍提 anale  visada,一句是竖高的意思,一句是横遍的意思。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两句咒语一念,天魔外道便都吓得没有地方可逃跑,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听我们去使唤。只有这句力量就不可思议。如果你能够在早晨诵念楞严咒一次,然后再持咒心一百零八次,就能得福报无量无边。所以说如果你会持诵楞严咒,来生七世得大福大贵的果报。你想求人天福报的话,如果不想求,当然不需要。如果你想求出世的果报,也能达到目的。这是咒语坛。

第二个是心想坛,心想坛是诵咒咒心的时候观想每一个梵字,说到梵字,有时候不一定需要清楚了解和明白,不明白有时比明白更加好可以举个例子,犹如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如果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味道,总是觉得它怪怪,但是如果知道它甜酸苦辣,吃过之后,我们贪吃的心就止息,就觉得不过如此修道也都是一样,如果你不知道咒的意思,梵字的意思,都会觉得它妙不可言,心心念念都希望能够认识,如果你知道了,你就不会注意观想梵字都是一样因为梵字我们没学过,不知它的意思,不像我们中国字一样,字和菩萨两个字。观想梵字其实能够得到五眼六通,要将它一一字要想得清清楚楚,睁眼闭眼都要清清楚楚,久而久之,妙处就会生出来,可以使得人开五眼六通,通因达果因为我们不明白梵字,所以仍然有个想学习的心,令到我们能够产生一股不可思议的神妙力量,其实观想梵字,也都是锁住我们心的方法,将心系在一个地方,就不会打妄想了,将每个梵字都印在我们心里头,无论开眼闭眼都明明白白,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得到三昧。

第三个要讲的是手印坛,手印也都叫手诀,前面咒语坛和观想坛明白之后,手印坛也都需要明白,在《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上面曾经说过大白伞盖佛顶印,这个印也相当于楞严神咒的印,其实是共通的,这个印叫作大白伞盖佛顶轮王印,只要我们结这个印,去念诵楞严咒就可以和咒相通。其实叫你结印念咒,去注意,注意这些动作,不要打妄想,不是其他意思,不是说一结印就很灵验,如果你没其他的妄想,不结印也是三密相应,要知道真理,为什么要三密相应呢

咒语坛,观想坛,手印坛,都是叫你不要打任何的妄想,所谓专一则灵,分驰则蔽,话说又有一个手印坛,是很简单的,金刚拳金刚掌和金刚缚的手印,金刚拳金刚掌和金刚缚的手印就不是像刚才说的大白伞盖佛顶轮王印是比较复杂的,我们结上金刚拳,但是不要睁开瞪着眼睛,否则就会成为金刚怒目十个手指交叉,仰上就叫金刚掌,俯下就叫金刚缚,一切三昧的法门,是由金刚拳,金刚掌,金刚缚所生出来,你念咒的时候三坛相应,就好像放了很多花去点缀一样,这三个手印任何结一种都可以,都能成为楞严王大白伞盖佛顶心咒印然后我们再观想,念诵这个咒就三昧相应了,能够这样做呢,就能够得到十方诸佛身口意三轮不思议的缘化,无论世出世所求无不如愿

不过最好是无所求,因为有所求就有贪心,有贪心如果得到现时的感应呢,不能够得到无量的功德,如果能够无所求呢,其实功德是更大的如果你不认识手印,在密部里面有三个咒,也能够随念而成为坛城,第一个就是法界真言om vajra dhatu va念了这个真言,能够将法界完全清净,第二个是清净真言om ram svaha第三个就是放焰口时念的三坛真言:om ah hum三坛僧。om是毗卢顶上作佛坛。ah是弥陀口中作法坛。hum是阿閦佛心内作僧坛。这三个咒每一个都念七次亦都三密相应。念咒前先念这三个咒也是最好的。

跟着再来我们解释,楞严咒开始念咒时候的偈首颂。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敬投。就是将我们身心性命都皈给佛了。对佛恭恭敬敬地五体投地,只有佛是我们相信的。楞严是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就不是一种事,而是无论什么事都包括在内,究竟到达不可破坏的程度。这一句是皈命楞严会上一切佛、一切菩萨。念楞严咒》首先要皈命楞严会上佛菩萨,这一句需要念三次。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妙湛是不可思议,不能够想象。如果能想象,能够知道都不叫妙。妙是出乎意料之外,思想达不到,所以叫不可思议是湛深。不止是妙,而且妙得湛深,非常不可思议。总持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总一切法包括所有的法,持无量义受持无量的义理,都在这里面包括着。所以妙湛是显密圆融。总持是随缘普应。所有尽虚空遍法界,有求,完全能够相应的境界。本体常住即是不动,本体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妙湛、总持和不动这三样都是妙湛,三而一。三者都是总持,一而三。三者都是不动,非三非一,亦三亦一。详细分析,每一个意思里都有三种意思,世希有是世出世间最好的。不动尊是佛另外一个

首楞严王世稀有这句是赞叹楞严大定。修行这个楞严王大定能生起其他一切的定。一切的禅定都由楞严王大定生出。世希有是说世界上不容易有的、是很难遭遇的。这偈颂是由于阿难尊者被先梵天咒所迷,佛说楞严咒,派文殊师利菩萨用咒将阿难尊者救回来。阿难尊者感谢佛的深恩,所以说了这首偈颂去形容他的感受。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人由无量劫以来就有一些妄知妄见、邪知邪见、颠倒梦想。颠倒即是非常计常,非断计断,非有计有,非无计无。跟着妄的境界去跑,不能把妄的境界转过来,亦即人被境转而不能转境,也即常为业风所牵。所差的只是一点点,并不是多,可是只这一点点就和真正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大相径庭,何止谬于千里。颠倒就是不相应,不想而想,不应贪而贪,不应瞋而瞋,不应迷糊而迷糊。再往清楚来说就是自性里的颠倒想。不能大公无私就是颠倒。这种颠倒想就令我们在六道轮回里受生死的因缘。修就是要把颠倒想销了。像阿难那么聪明的人还是一样有颠倒想。他的记忆力非常强,佛所说的经典一历耳根便永劫不忘。但当他见到摩登伽女时就被她动摇了,就跟着她走到黄发外道家里。这是他的颠倒想。男贪女爱就是颠倒想,这是无量劫以来就有的。所以说首楞严王这种大定大法是世间所希有的,能销除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的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佛成佛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修福一百个大劫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阿僧祇劫是无量数,三个阿僧祇劫即是三个无量数。这个数目有多少?连电脑也计算不过来。现在阿难说:不历僧祇获法身。我得到这个楞严咒啦,有这种坚固的大定,不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的时间就可得到法身,也就是成佛,证得法身自在、神通变化。诚心诵楞严咒不需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便可得到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剎, 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阿难在前面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现在又说愿今得果成宝王,我现在发愿,愿先成佛。得果即得佛果,宝王即是佛。还度如是恒沙众。我成佛不是为自己,还要倒驾慈航,回入娑婆,来教化恒河那么多的众生所有的众生我都要教化。

将此深心奉尘刹深心即般若的智慧。奉尘刹”是变化到十方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我以愿力普遍到十方微尘刹土那么多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是则名为报佛恩用这至诚恳切的心,就是报答佛对我的恩德。伏请世尊为证明,又很虔诚地请求世尊为我阿难证明这种愿力。五浊恶世誓先入”,五浊恶世的众生是最难度的,我要先度。在这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中,刚强众生难调难伏我要先到这罪恶的娑婆世界来度众生。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我始终不会取阿罗汉的果证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亦都不会取佛的涅盘果位。只要有众生未成佛,我就在这儿等着来教化他,令他们都成佛之后,然后我才取泥洹。泥洹在二乘阿罗汉的果位,在佛就是涅盘的果位,即无上正等正觉。以上是阿难尊者所发的愿,来帮助佛陀扬化,帮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大雄即是大英雄这其中也就包括大智、大慧、大行、大愿大力,再也没有比这种力量更大了。既有大雄力,又有大慈悲以大雄大力来支持大慈悲心。慈即给予众生一切乐,悲能够拔众生一切苦,爱护众生无微不至,满众生的一切愿。众生对佛有什么要求,佛都满他的愿。希更审除微细惑即希望,再次。前面已经请佛销我亿劫颠倒想,是指销除见惑、思惑。现在更销除尘沙惑。尘沙惑是一种微细惑,在你觉察不到的地方,沉在你心底下,微细微细的妄念、无明。希望大雄大力佛世尊将我微细的迷惑亦都除去。

令我早登无上觉,令我早成佛道。于十方界坐道场在十方世界都能建立大道场,宏扬佛法。有人说阿难发的这个愿很矛盾。前面说: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现在希望早成佛道,于十方界坐道场这个愿岂不是矛盾吗?其实不是的。他前边说的终不于此取泥洹,是把众生度尽了之后才取泥洹,如果没度尽就不会取正觉。现在请佛加被他,令他粗惑断了,细惑也断了,众生也度尽了,令他的愿力,早得成就。就是使令,使令阿难尊者登无上的觉,早成佛道,亦都佛陀帮助他度尽他要度的众生。如一众生未成佛是指和他有缘的众生,他都要度尽。如果和他没有关系的众生,当然要等待另外的人去度。譬如在他的法会上听过他讲经的,和他有法缘的,他要度尽。如果和他没有法缘的众生,就等另外的人去度。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入,教教是真。当然有一尊佛菩萨和你有缘,和你相近的性格的。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