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劫难磨不动心
我们学佛,其实就是为了磨炼出一颗永恒不变、清净无染的纯洁真心,这颗真心具足至真、至善、至美的标准。这颗真心又怎样磨炼出来呢?说到磨炼,其实就是修行,因为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种种的磨炼,可能这些磨炼并不是在一生一世就完全出现的,从佛法修学的时空观点来说,这些磨炼是贯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特别在菩萨道的修行来说,经历一次磨炼考验,就破一分迷惑,在个人法性的长养上,就多开启一分般若智慧。
修行的功德是一分一分累积而来的,并无一蹴而就之事,顿悟的修为由渐悟而来,就算是今世“即身成佛”,修行者在过去世已累积了无数成佛资粮,已种下成佛的无数善因。有很多古佛来此娑婆世界垂迹教化,示现修行之道,祂们亦不约而同地讲述祂们各自在过往生因地上的精进修行,圆满十波罗蜜多教法及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祂们都不是一生一世的修为就可以成功证果的。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地球,就是这种示现,其实祂在尘点劫的时空前早已成证圆满佛果。
在佛果的修为观点上,视度化众生如幻,就释迦佛来说,祂在宇宙的过去时空中不知已成就了多少次佛果,很多在宇宙他方国土中的佛陀,其实是来源于本师本体的,故此本师在宇宙法界中有很多别号,虽然有不同的佛号,其实本体无二无别。佛陀不会有执着“实有众生可度”之心,只会由空性中生起如幻大悲来化度一切有情,根本对成就佛果这回事亦不存在任何“有所得”之念,这就是犹如幻师度诸幻众的道理。
说到修行之事,千万不可执着念诵经典就相等于修行的全部,初学的行者在这个观念上很容易陷入盲点。念诵经典,亦如拜忏之类,只是修行的其中一种途径,并不是必须的唯一可修之法。修行的真正意义就是每时每刻缜密注意我们的身体、语言,尤其是意念上所作的业;这身、语、意三部分每日在不停地运作,当诵经或拜忏的时候,身、语、意在作着善业,但是我们诵经、拜忏的时间有多少呢?是否天天都同样在做?我们做俗事的时间正多着呢!若只认为诵经及拜忏是修行的唯一途径,若只做了早晚功课后便算完成了一天的修行,这个不是我们学佛者的正确观点,可能我们整日所做的违背如来教法的行为,比作善业还要多。
若将修行定义为做早晚功课,分开有修行及非修行的时间,这样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了。只要我们的身、语、意在运作着,只要我们有生存的一天,每时每刻都是修行—修正我们身、语、意三方面的缺失及去除所有的不良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首偈颂我们都已听闻很久,都已当作了老生常谈,其实修行的最重要口诀就在这里。一个人见惯了的东西,或人或物,日子一久就不再尊重或重视了,这是娑婆世界凡夫的习气,可知道所有的佛法都是由恭敬中来,都是从恭敬之中而获得呢!
修行,其实就是磨炼我们法性上的长养。六祖惠能大师在猎人队里生活十多年就是磨炼,那洛巴上师十二大苦行、十二小苦行就是磨炼,密勒日巴尊者盖房子以至于皮开肉绽就是磨炼,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报答父母恩德就是磨炼,以至于大觉世尊佛陀本师,也示现修持外道仙人之苦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
修行,要视每时每刻都是磨炼,磨炼有顺境正面,亦有反面逆境。顺境的磨炼可能就是别人的赞誉或五欲的吸引;逆境的磨炼可能是别人的言语毁谤,或甚至是人身的攻击;若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视此为修行的课题,要由三世因果观点上分析,要用安忍波罗蜜多去面对。我们要学习不动明王的心,要学习阿閦如来的无动心,要学习本师佛的安忍智慧去面对一切。“我师得遇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本师佛多生多世以安忍作为修行课题,歌利王将本师四大分解,本师亦微笑欣然接受,这种修行、这份对众生的大慈,我们是否应该要开始学习呢?
弥勒菩萨旷劫修习慈心三昧,故亦名慈氏菩萨;慈者,就是给与一切众生快乐,绝对不做扰恼及妨害众生之事。慈氏菩萨在中国的化身—大肚笑面布袋和尚,祂以这个形象示现,就是要教化一切众生“大肚能容不平之事,笑面常宽不赦之人”。菩萨其实已给了我们修习慈心三昧的一点消息。
我们要学习地藏菩萨的一份平静及安稳的心境,地藏菩萨法号中的“地”字,就是“安稳不动如大地”的意思,有这份心境才能成就不可思议的无尽大愿,在旷劫以来的时空中救度无量众生。
观世音菩萨在久远的不可说时空中亦勤修“大悲三昧”;大悲者,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我皆代受,而令一切众生得入无余涅槃之心。观世音菩萨之心亦是谦卑之心,视一切众生如佛陀来恭敬承侍,其实祂真是承侍服务众生,而不是教化众生,亦不为任何目的及益处。
文殊师利菩萨是般若之母、七佛之师,祂在其无尽的甚深大愿当中,亦教导我们化敌为友、以德报怨:“若一切众生怨我、恨我、害我、杀我,我皆与其为朋而作利益,令一切众生毕竟获至菩提大乐。”这是一份何等的胸襟抱负!
普贤菩萨亦教导我们:“所有礼赞供养佛,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将我们所有修行的功德好处,悉皆施与一切众生。普贤菩萨教导我们:“若发大心者,必能与三世十方诸佛同行”的大道理,我们是否体会到菩萨的心意呢?
佛陀的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佛陀称赞祂证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无诤三昧就是心境平等一如、无分别取舍之真空境界,亦与人无争,具有谦卑、礼让、恭敬之精神思想意义。须菩提尊者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修持中的无诤意义:我们经常与众生争一日之长短,为争一口气可能做下五逆十恶而堕入无间地狱。如提婆达多为与本师争夺尊荣地位而不惜千方百计去谋害本师,惠明和尚亦为争夺禅宗法位而欲劫夺六祖惠能大师的传承衣钵,其实放下一切无争,自然就会显现自在、具足宇宙一切万法的真心;心法用人世间物质上的伎俩及手段如何能争得到?若能入“无诤三昧”,即是一即一切,一得亦永得。本师“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故其能毫光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加被护持一切众生;八风吹不动,就是无诤三昧的最高境界。
我们在修行的历程中,不可过于轻视自己的能力,亦不能有不可一世的傲慢之心,应该要尊重自己、尊敬他人及恭敬一切如来菩萨圣者。尊重自己者,就是莫负四重之恩,故此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尊敬他人者,就是要时刻念记三途之苦,誓救一切众生,亦不做任何损害众生之事。所谓凡夫者,就是损人利己;所谓菩萨者,就能够损己利人。恭敬一切如来、菩萨及圣者,是要说给大家知道,佛法由恭敬中而获得的道理。若失去恭敬之心,则会自然失去一切学习佛法的机会;失去恭敬心的人,修行亦将没有任何成就。释迦佛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用头发散在泥路上给燃灯如来踏过,这就是恭敬之心,燃灯如来故为本师授记未来成佛。持地菩萨发愿要填平一切众生所走过的崎岖道路,亦要平复一切众生的心令其安稳,这就是恭敬及不轻视一切众生是未来佛的行为表现。
佛陀在世的时候,其弟子、天帝及护法的天龙金刚,想请教本师任何问题时,在未发问的时候,总是先敬奉一些供养给佛陀,或是鲜花、或是珠宝及其它的物品,亦或右绕佛陀三匝,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疑难让佛陀开示,这就是恭敬之心了。
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中,无尽意菩萨献上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来供养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已是位证一生补处之大菩萨,即将候补佛位,祂亦要示现修持恭敬的法门。但观世音菩萨在接受了无尽意菩萨的供养之后,祂将供养分作两份,一份敬奉给本师,一份供养多宝佛塔。观世音菩萨贵为古佛之尊“正法明如来”,也不忘教授众生谦卑及恭敬的法门,我们于研读《普门品》时,又有没忽略了菩萨度生的心意呢?
恭敬的法门,在修行锻炼的历程上,实在是太重要的一课,不要让日常生活的平淡,将你应该恭敬佛菩萨的心冲淡洗去。就算我们能出生于正法时期,甚而近在本师身边,若失去恭敬,心即已离佛陀渐远,对着本师的化身肉体又有何用?心离佛陀,已失去进取菩提大道的机会,即使近在佛陀身边亦得益甚少。
修行虽然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来修持福慧双圆之行,但是三祇亦可能只摄于一刹那,这端赖我们修持的心态来决定。因为渐法之中亦有顿法,顿法之中亦有渐法,顿中有渐、渐中有顿,顿渐亦相兼相融,而顿渐之分亦按众生之根基来界限,在宇宙的一如本体中,又何有顿渐之法门呢?
除灭一切诸心毒,思惟修习无上智;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愿一切有情,能够同证华严境界,同入华严觉海,谨以此至心回向。
地藏菩萨法门
地藏菩萨的愿力,穿越时空十方法界,大家若能发愿学习地藏菩萨的精神,或追随地藏菩萨利益众生的方向,便能很实在而有效地接收到地藏菩萨愿力的加持,迟早你是一定感觉得到的。
“愿力”这样东西很微妙不可思议,它无形无相,带领着每一个真心学佛者的一个正确方向,影响着学佛者的一颗纯洁心灵,可能学佛者本人亦不察知,甚而同化消融在佛菩萨的加持力当中。要体会佛菩萨的愿力加持是一样甚么东西,大家必须多关心及细心留意自己身边所发生及存在之事物,并多研佛典,了解每位如来及菩萨的本愿。
佛菩萨的法身本体化身世间救度六趣有情,其本愿亦遍于每个时空的有情及无情。所谓有情者,如观世音菩萨普门三十二应身;无情者,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记载:“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其实如来之旨意,佛菩萨的愿力,就在大家身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在为我们说着动人的佛法。
我们今生一定要从世间的万法中醒悟过来,不要再迷失了,应该如同独觉的修行人一样,要练习“外观飞花落叶,内省十二因缘”的修持功夫,我们若能发起菩萨心,虽修独觉之法,犹大乘菩萨也。
地藏菩萨在凡界分身为“悲愿金刚”,降诸天魔,制诸外道,大家在危难时可合掌虔心称念:“南无悲愿金刚”之圣号,一切灵界之业难定可化于无形之中。地藏菩萨亦受本师之嘱咐,在其佛体中分出六个化身,拯救六道众生。
若为救度地狱道苦难者,请称念:“南无檀陀地藏王菩萨”。
若为救度饿鬼道苦难者,请称念:“南无摩尼地藏王菩萨”。
若为救度畜生道苦难者,请称念:“南无宝印地藏王菩萨”。
若为救度天界众生除其五衰之苦者,请称念:“南无日光地藏王菩萨”。
若为解除人界之八苦者,请称念:“南无除盖障地藏王菩萨”。
若为救度阿修罗界之众生者,请称念:“南无持地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的“灭定业古梵咒”,相传已久,功德法力实在难思难量,能将定业转化消灭或减轻所受之果报,大家若可诚心忏悔并受持此秘密真言,一切所作之恶业,如雪遇汤,冰消瓦解。“灭定业古梵咒”为地藏菩萨的微妙本心,是菩萨悯念苦难众生而于三昧宣说,大家若能正心诚意守持戒律,诵持此真言无断,可与地藏菩萨心心相契,直接传承地藏菩萨之加持愿力。
明朝的时候,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专修地藏菩萨法,他还在安徽九华山闭关,以百日之时间,结坛修持“灭定业古梵咒”五百万遍,并发愿回向:“舍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事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令群迷,同归秘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大家一心恭敬,合掌受持:
地藏菩萨灭定业古梵咒:唵。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
师传地藏菩萨灭定业密咒:唵。巴喇妈威呢打呢。梳哈。
大家若欲受持此真言,必须经由真正之上师传授,或在地藏菩萨法坛前领受,然后便可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