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占察轮相详解(三)

轮相第三者:求中乘得不退。中乘即缘觉乘,缘觉为梵文辟支迦佛的音译,意思是从观修佛说的十二因缘法而证果悟道,了脱生死,缘即十二因缘法;也有生于无佛的世界,凭自己观察外在万事万物的无常生灭而证悟的,叫做独觉。这条轮相是说,若祈求辟支迦佛的中乘果位,是可以满愿,而且不会再向下退失。

轮相第四者:求下乘得不退。下乘即小乘,亦叫做声闻乘,这类圣者听佛开示苦、集、灭、道四圣谛,依法观修,最后证得阿罗汉果解脱生死。

阿罗汉为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杀掉烦恼贼人,堪受人天供养,证得不生不灭的圣者;上乘利益众生,中乘及下乘只自修自利;占得这条轮相,表示求阿罗汉果位可以成就。

轮相第五者:求神通得成就。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只有漏尽通为解脱生死的圣者所独有,其余五种神通一切凡夫亦可获得。

天眼通远近明暗阻隔皆见,天耳通能听六道声音,他心通能知众生思念,宿命通能观前生流转,神足通可任意飞行各处,漏尽通得烦恼净尽。

轮相第六者:修四梵得成就。梵,即梵摩的简称,梵摩为梵文的音译,意为离欲清净。四梵即四梵住,住于慈、悲、喜、舍四种修行而得生于色界初禅三个梵天中,梵住亦可解为梵天的居处,慈、悲、喜、舍亦名四无量心。

慈者,给予众生快乐;悲者,拔除众生苦难;喜者,令众生常生欢悦;舍者,对众生平等布施,亦舍除对慈悲喜的法执。

这四无量心凡夫及菩萨也修习,但发心不同,果报便不同;大乘菩萨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修这四无量心,自然成就佛道,超越三界生死,占得这条轮相,表示若修习慈、悲、喜、舍四梵住可得到成就。

轮相第七者:修世禅得成就。禅为禅那的简称,为梵文的音译,意思是静虑。静即定,虑即慧,表示禅那的性质,在静定中不妨思虑观察。

世间的禅定,包括欲界未到地定、色界四禅共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个空天的定,即二十二天总共八个定,合称为四禅八定,仍未出生死。占得这条轮相,表示若修习世间的各种禅定,可以得到成就。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