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杂阿含经 (卷19)经(520)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册
经文: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大目犍连与尊者勒叉那在耆阇崛山。
尊者勒叉那于晨朝时诣尊者大目犍连所。语尊者大目犍连。共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尊者大目犍连默然而许。即共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行至一处。尊者大目犍连心有所念。欣然微笑。尊者勒叉那见尊者大目犍连微笑。即问言。尊者。若佛及佛声闻弟子欣然微笑。非无因缘。尊者今日何因何缘而发微笑。
尊者大目犍连言。所问非时。且乞食。还于世尊前。当问是事。是应时问。
尊者大目犍连与尊者勒叉那共入城乞食。食已还。洗足。举衣钵。俱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尊者勒叉那问尊者大目犍连。我今晨朝与汝共入王舍城乞食。汝于一处欣然微笑。我即问汝何因缘笑。汝答我言所问非时。我今问汝何因何缘欣然微笑。
尊者大目犍连语尊者勒叉那。我于路中见一众生。顶有铁磨。盛火炽然。转磨其顶。乘虚而行。受无量苦。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比丘。我声闻中住实眼.实智.实义.实法。决定通达。见如是众生。我亦见是众生。而不说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来所说。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彼众生者。过去世时。于此王舍城为卜占女人。转式卜占。欺妄惑人。以求财物。缘斯罪故。已地狱中受无量苦。地狱余罪。今得此身。续受斯苦。诸比丘。如大目犍连所见。真实不异。当受持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说:
1.恶业行为——卜占式,相等于栻;栻粤音色,即木制用来占卜的工具,其中某种犹如占星术所用星盘一类的东西。转式卜占,转动占卜的工具以断吉凶。
2.果报-主要报应:在地狱中承受难以计量的苦。余报-在地狱中已承受难以计量的苦报后,转换另一种身相(非人众生),继续承受在地狱未完结的恶报。
(A)受报者非由神通而是由恶业招感,故而长期被迫在虚空行走;因离开地面,故心中有强烈不踏实的虚浮痛苦感。
(B)有正燃烧着极热大火的铁磨具,在受报者头上不停地转动磨压。
3.为何受恶报最重要的关键点-欺妄惑人,以求财物。欺-欺骗;妄-妄语,不真实的语言;惑-迷惑,炫惑,为了获得受骗人的钱财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