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解要自杀?想死!点解要死?做人无意思!点解做人无意思?失恋、欠债、重病、无工做……
近数年来,台湾自杀人数数字激增,十大死因当中,自杀居然占一席位,可怕可怕!根据台湾卫生署公布的数字,单在1999年因自杀及自残身体而致死亡的人数,竟高达二千多人。
人决定自杀,一定有他(她)要必死的理由。众生执我及我所,人认为很多不同类别且重要的我所失去了,则我的存在相对上亦没有意义,是故唯有选择要了结生命的并非唯一之途。大部份的人,其实都是为「我所」而自了,却并非为「我」而死。
「你有所不知,现在的病折磨得我好痛苦,不如早些死掉,我受不了啦!」为身体的病而自杀,那是为我自杀而不是为我所而死了。这样讲,在俗谛上是对的,当然成立,但在真谛上「诸法无我」,究竟又谁是我呢?我们的身体,其实咪又系自己灵魂的我所,灵魂紧执肉体不放,这又理所当然,但成日换屋,换来换去,生生世世不停换,确实好疲倦、好辛苦!
有时候未必一定要拣自杀条路,将原来紧执的我所,试试放下换转,换上新我所,可能执新好过执旧,试试!现在唔好再想自杀住,先试试换一换,乖!
有个马拉学生,年纪细细十几岁,问我好多感情问题,话好钟意一位女同学,但女同学好似对佢无感觉,如果女同学唔钟意佢,又话想自杀。
我闹到佢傻,我话你若为情自杀死了,你阿妈又话为你自杀,为一个女同学死两个人,你咪读书,唔好读叻,你读坏脑,你番屋企啦!
可惜!现在细佬哥冇斋读,甚么四书五经,一概不知,少有熏陶。澳门细佬哥一定知道有三经,「马经、狗经、波经。」其它两经呢?哦!现在细佬哥至爱的两经呀!「打机经、艾思桥经。」艾思桥?ICQ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本启蒙经典,以前教育了很多儿童,造就了来日无数的贤人父母官,这本经典,流传可谓至广、影响可谓至大。甚么经?「孝经」是也。但纵观今时今日,孝经则少人知道,少人研究,相反在我眼耳两根,处处都见到听到好多「不孝经」。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听人间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出自《孝经第一章》。
孔子解释儒家的孝道,由事奉父母开始做起,其次要对君主尽忠,最后孝的终结在于建功立业,光耀父母祖宗。但佛家的孝道思想,却起始于自己解脱生死,进而令父母解脱生死,而终结于令一切众生了生脱死。其中的过程却没有先后之别,可令父母先解脱,众生先解脱,然后自己才解脱,这是更大的菩萨心,可惜现在的人类连孔子所描述的层次亦不易做到。
记得佛陀在《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中曾教导我们:「父母生养,劬劳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长养教诲艰忧备尽。冀其成立,才艺过人,又望出家度脱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难报。是故我语阿难,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百千万匝,血流没踝,尚不能报一日乳哺之恩……」。
若然你不是佛教徒,或者更加唔信因果,无错!你未必一定要听佛陀教诫;但唔信因果法则,但因果确实冥冥中存在,尝试细心想想过去及现在曾经发生围绕你自己或亲人、朋友、上司、同事、同学身边之事物,结果或好或坏,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巧合还是注定……
因为宇宙中万事万物有一定的法则管限、维护、阴阳消长,以达至相对上的平衡。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有天条,地有地律;天地人上中下三界都各有各法,其条文虽各有不同,但却情理道理相通。一般人时常讲「法则」二字,何谓「法则」?法界之大,一法一界,自有其一定准则依据,是名「法则」。
「自杀」,无端端、无情情,可怜天下父母心!
就算今次了结却并非永久终结,今次死了,却又要再生,何必?!何必令自己及他人受无休止的痛?!
记住,阎王不会善待枉死之魂,无端自了生命,若前注阳寿未尽,必然要遭到阴律的惩罚,日后后悔想再生轮回就比较难,咪重苦上加苦!枉死之魂屡屡按时就要重演自杀的一幕,好痛苦,唔好受?!如果俾人见到,又搅到猛鬼兮兮,吓坏人,何必呢?!
要自杀,不如再想想重生出路,有冇其它路可走?拜托!拜托!
先定下心来,集中精神再想想,应该会有。有你以前认为无意义,但现在觉得应该更有意义去做之事未做,世界之大,相信一定有;人反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倒不如想想有冇方法一次过无生无死仲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