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心苦后人知

记得唐涤生先生名剧《帝女花》,一定记得长平公主;记得长平公主,冇理由忘记佢父亲崇祯;想起崇祯呢个傻皇帝,又点能够忘怀一代抗后金名将──大英雄袁崇焕。 

点解话崇祯朱由检傻?因为佢唔识用人,依赖宦官临朝,信阉党,而且在敌人大军后金兵杀到埋身之时,竟然自己的猜忌心作祟,又误信谗言中了敌方的反间计,一意孤行将手下大将,唯一当时后金兵所最怕的袁崇焕处以殛刑。 

打皇帝工最难,重用你时就当你宝,封你东封你西,袁崇焕当时身兼兵部尚书及督师两个官衔,崇祯重赐埋把尚方宝剑比佢,可以先斩后奏。只系兵部尚书一个官衔,已相当现在的最高军事行政官,再加埋督师一职,即是最高级军事指挥官,胸前挂几个荷兰水盖,膞头钉大粒星果只;哗!实在犀飞利。 

但到大老势唔钟意你之时,可以冇任何原因解释,或者作假野诬陷你于不义,打你落冷宫,甚至用最残忍酷刑来对付你。唉!袁崇焕死得好惨,被指控通敌卖国,处以凌迟之刑。甚么叫做凌迟?哈哈!即系日本人食鱼生,活剥生吞,中国人活吃鱼,知冇?凌迟,系殛刑中之殛刑,估唔到人脑竟然可以想出这些刑罚。 

当时仅四十六岁壮年的袁崇焕,在北京西市口当众凌迟,将佢身上逐块逐块肉割落,北京百姓竟然痴晒线,争相从刽子手手里争取袁肉生食,仲用袁的肠胃送烧酒,简直无晒人性,最后只食剩袁崇焕的头颅。 

点解百姓突然咁恨袁崇焕?唉!皆因又系误将袁作大汉奸扮呢!百姓食佢肉、破佢骨,你想想瞋心几利害,恨到何等程度?我绝对无夸张其事,你自己可以去睇二十四史《明史•袁崇焕传》及《石匮书后集》,你就一清二楚。 

自古英雄名将,系咪真系「不许人间见白头」呢?!唔通人太叻,真系有天妒英才呢回事? 

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一役中,只以五千兵马,击退十万清兵,仲打伤清太祖努尔哈赤。崇祯二年,在北京城以九千精兵,将十万清兵打败,你想想佢几利害。 

天,应该唔会妒英才,天有眼,应该好公平,其实一切都是因果。 

袁崇焕入狱,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有几句咁讲:「……执法人难恕,招尤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睇睇呢首诗,又几似于谦首《石灰吟》,格调同风骨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临行刑之前,袁崇焕更话:「……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哗!呢两句好烈!不愧为一代民族英雄,幻身虽死,精神不灭,又令我想起秋瑾一首《无题》:「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亦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袁崇焕死后十五年,崇祯都唔好下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在煤山上自缢,因果,因果。 

崇祯登基只有十七岁,以为佢叻仔,想搅好个国家,可惜当时明朝实在太过腐败,最错就系敌军兵临城下,竟然可以杀唯一抗敌猛将,呢个皇帝真应该前无古人! 

直至清乾隆年代,袁崇焕的大冤狱才得以大白天下,但彼时相距明亡已百年有多,己经浪花淘尽英雄! 

袁崇焕有一忠实追随者姓畲,待袁行刑后盗了其首级,安葬于自己屋企以纪念告祭,并咐嘱自己子孙世世代代都要为袁守墓,结果畲门一共十七代,为袁守墓近二百多年。 

文天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仁与义,一直在中国人先辈的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此亦是人性的光明一面,发挥此等善性,可以利人利己;佛法中的人天乘,亦是以此等精神为目标,而大乘菩萨之道,亦是以此等精神为基础。 

康有为先生为袁督师庙所撰的门联,拜读之,实有无限唏嘘感慨:「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稳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曹操学周公一饭三吐哺,求才若渴,欲寻得一真贤士以济助天下,实不易也!孔明「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确,千古以来都只有一位伏龙先生可与凤雏并驾齐驱;讲得不错,伏龙去后,唉!又何处更得先生呢! 

若袁督师不死,大明历史相信一定会改写;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清皇太极亦有他的一招,识得用三国周公瑾反间计,估唔到崇祯真係领野(中招)! 

袁督师真係有心为国家,为百姓做事,佢自己讲:「……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自古英雄真心,几人明白?正如当日十二金牌召岳飞回朝之时,岳飞自己都话:……「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英雄心事,一向都系寂寞,因为举世少人有他们同样的大志向、大胸襟、大气度,多为人,少为自己,是故心事,又可向谁尽诉?! 

好人做好事,一定有好报,只可能今生「先还前生恶,后生享其善。」 

相传岳武穆死后成了鬼中将帅,统领阴兵。我唔知道袁督师死后,是否一缕忠魂直冲霄汉,受玉帝策封成神;但从我佛所教示的因果角度,我却深深明白,他是「尽此一报身,了尽前时业。」 

《悼袁崇焕先生》

文殊摩诘

投笔从戎非为名,汗马功勋一笑轻;

拼将血肉酬仁义,哀荣生死两忘情。

飞熊有志思天下,君王无梦失天京;

四百年来今祭悼,慈悲我佛慰先生。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