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摩利支天菩萨简介
「摩利支」,为梵语(Marici)之音译,其义解作威光或阳焰,威光者,具有大威德之光明也;阳焰者,太阳本体燃烧所发放出之火焰也。「天」为梵语(Deva)之意译,音译作「提婆」,解释为天界。根据经中记载,摩利支天菩萨擅长于隐身法术,其威德之光明有如太阳所发出之火焰,但菩萨时常行走于日前,而不为日所见,从德立名,故名「摩利支」。「摩利支」属于佛教天部中的一位菩萨,由于梵语译音关系,「摩利支天菩萨」,亦译作「末利支天菩萨」,「摩里支天菩萨」,汉语也可称呼作「威光天菩萨」或「阳焰天菩萨」。
(二)摩利支天菩萨之经卷
在大藏经中,记载摩利支天菩萨真言及修法之经卷有数种,其中以处名唐朝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三藏所译出之经轨,已有四种之多,分别为:
(甲)末利支提婆华鬘经。
(乙)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
(丙)佛说摩利支天经。
(丁)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
以上篇幅皆为卷。其它尚有宋朝天息灾法师所译之「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此为篇幅最大者及却译者名称所译之「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摩利支天一印法」等等。
(三)摩利支天菩萨之法相
摩利支天菩萨之尊容,通常呈现二臂像、三面六臂像或三面八臂像等等。根据不空三藏所译之「佛说摩利支天经」记载,二臂像之法相如下:「若欲供养摩利支菩萨者,应用金或银或赤铜,或白檀香木或紫檀木等,刻作摩利支菩萨像,如天女形,可长半寸或一寸二寸已下于莲花上或立或坐,头冠璎珞种种庄严,极令端正。左手把天扇,其扇如维摩诘前天女扇,右手垂下扬掌向外,展五指作与愿势,有二天女各执白拂侍立左右。」
又根据不空三藏译之「末利支提婆华鬘经」记载:「作天像法,其像二手,左一手屈臂向上平横,当左乳前把拳,拳中把拂,形如讲法师高座上所把形,于其拂中作西国万字形,亦如佛像胸上字,字四曲内各作日形,一一著之,著四个日形,其拂上作焰形。右一手申臂及指解垂下,其作像法,画像一种无别,其像身长一寸二寸乃至一肘。」
宋朝天息灾法师所译之「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则记载菩萨有三面六臂及三面八臂之形像,此经卷二说:「复有成就法,观想月轮之中有摩里支菩萨,坐身紫金色放金色光,着青衣及青天衣,种种庄严。六臂三面各有三眼,顶戴宝塔,正面黄金色微笑。左面黑色出舌颦眉,作大丑恶相,令人怕怖,右面如同秋月圆满清净。左手执弓、线及无忧树枝,右手执箭、针、金刚杵。」
「山中间有一月轮,轮上有一●字,其字变成自身如摩里支形相,于月轮中乘猪车而立。身作金色,六臂殊妙,三面各三眼,一面作猪相。顶戴宝塔着黑衣及青天衣,右手持金刚杵,有大光明及箭、针;左手持弓、线及无忧树枝。」以上就是有关菩萨三面六臂像之记述。
同经卷四:「经须臾之间身如阎浮檀金色,光明闪烁等百千日。八臂二足三面各三眼,左右二面作猪相,黑色忿怒颦眉,挂青天衣,耳环、指环、腕钏、脚钏、环珞、铃铎等出微妙音。如是复有种种诸龙庄严身上,有黄龙于其顶中,放摩尼光,周回照曜。又此菩萨戴无忧花,发髻竖立,于其髻上复戴宝塔,又于塔中出无忧树,其花开敷……左手执弓有无边德,牵其弓箭,弦可至耳;第二手持●酥枳龙,口出二舌,身如其线;第三手持德叉迦龙并无忧花;第四手作期克印,并持羯里俱咤迦龙及索。右手持俱隶迦龙;第二手持●纳摩龙并牵弓;第三手持大●纳摩龙,亦出二舌并针线;第四手持商佉罗龙,以吉祥草缠龙手。」
同经卷七:「观想自身,亦成摩里支菩萨,深黄色亦如阎浮檀金色,或如日初出之色,顶戴宝塔着红天衣、耳环、腕钏、宝带、璎珞,种种庄严,八臂三面三目,唇如曼度迦花色,放大光明,于宝塔内有毗卢遮那佛。戴无忧花鬘,左手持绢索、弓、无忧树花及线;右手持金刚杵、针、钓、箭。正面善相微笑,深黄色或檀金色,眼相修长,唇如朱色,作大勇猛相;左面猪容,忿怒丑恶,利牙外现,出舌颦眉,令人怕怖;右面深红如莲花宝色,出最上光明,慈颜和悦,如童女相。手作毗卢印,乘彼猪车,立如舞蹈势。」以上就是有关菩萨三面八臂像之记述。
(四)摩利支天菩萨法门及功德
修持摩利支天菩萨法门具足息灾、增益、怀爱及降伏四法之功德,能满足行者所求种种正确及善性之心愿。譬如修持者不会被别人诈骗其财物,亦不会被人捉缚囚禁,亦或被与行者有仇怨之人加害。其它如治病(肉体上四大不调之病及灵界病)、护身(防止一切毒丸虫恶兽及人与非人之侵害)、求聪明长寿、求辩论得胜、求降雨、求福、求子女等等,莫不一一灵验应心,具如经中所说,功德赞不能尽。
如前所说,摩利支天菩萨示现不同之法相,为教化不同根器之众生,亦配合不同修法之用途。在经中记载菩萨之修法有多种多样,为满足众生各种之需求。不同之修法,有其特别规定之画像方法、真言、观想及手印。在摩利支天菩萨之真言当中,以菩萨之「六字最上心真言」为行者最易学习及持诵,此真言就是菩萨之最上心印。「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一:「今有成就之法,用好彩帛及板木等,于其上画无忧树,于此树下画摩里支菩萨,身如黄金色,作童女相,挂青天衣,手执莲花,顶戴宝塔庄严。如是画已,于此帧前,诵最上心真言八千遍,所求之事,决定成就。」
真言如下:
摩利支天菩萨六字最上心真言
真言梵文原本:
真言唐朝汉音:唵。摩哩唧。娑贺。
真言宋朝汉音:唵。摩里支。娑贺。
真言拉丁梵音:OOM MARICI SVAHA
真言广州近音:唵。妈喱衣支。斯娃哈。
行者若无暇受持读诵本经,可一心持诵菩萨之六字最上心真言,供养菩萨之宝像,功德亦无量无边,所求善愿,无不称心如意。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弥勒菩萨。曼殊室利菩萨。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及摩利支等。诸天龙八部。前后围遶。
尔时。舍利弗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世。末世众生。作何等法。得脱诸难。佛告舍利弗。谛听。谛听。我今为汝说于此事。尔时。会众欢喜踊跃重劝请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日前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捉。无人能害。无人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知彼摩利支天名者。彼人亦不可见。亦不可知。亦不可捉。亦不可害。亦不为人欺诳。亦不为人缚。亦不为人债其财物。亦不为人责罚。亦不为怨家能得其便。
佛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知彼摩利支天名者。应作是言。我弟子某甲。知彼摩利支天名故。无人能见我。无人能知我。无人能捉我。无人能害我。无人能欺诳我。无人能缚我。无人能债我财物。无人能责罚我。亦不为怨家能得我便。此咒有大神力。所作成就。破一切恶。若用结界。百由旬内。一切诸恶一无敢入者 。
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迦耶。怛侄他。遏啰迦末斯。
摩啰迦末斯。苏途末斯。支·啰末斯。摩诃支·啰末斯。摩利支夜末斯。安怛陀那夜末斯。那谟粹都底。莎诃。王难中护我。贼难中护我。失于道路旷野中护我。昼日护我。夜中护我。水难中护我。火难中护我。罗剎难中护我。荼枳尔鬼难中护我。毒药难中护我。佛实语护我。法实语护我。僧实语护我。天实语护我。仙人实语护我。怛侄他。阿罗拘隶。鸡栗底。萨婆迦啰醯蔽。萨蒲跛突瑟·蔽。萨婆伊都波达罗鞞蔽。啰叉啰叉。莎呵。
奉请摩利支天咒。一名摩利支天身咒。咒曰。
娜谟啰跢那跢啰夜耶。摩唎支唎驮耶。摩婆帝移沙弥。跢侄他。婆啰梨。婆驮梨。婆啰呵目溪。萨婆徒瑟誓。盘驮盘驮。娑婆呵。
佛告诸比丘。若有人识彼摩利支天菩萨者。除一切障难。王难贼难。猛兽毒虫之难。水火等难。若人欲行此法者。一切法中。此法最胜。持此咒者。面向百踰阇那。一切鬼神恶人。无能得其便者。若于难中行时。晨起诵前身咒。咒一掬水。四方散洒。及洒自身。若衣襟。若衣袂。若袈裟角。一咒一结。总作三结。即往难中行。连诵前二大咒而行。所有一切事难。军防主者。悉皆迷醉。都无觉知之者。
佛说是经已。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及诸人民等。闻佛说是摩利支天陀罗尼。一心受持之者。是人不为一切诸恶所害。诸比丘。若有人能书写。读诵。受持之者。若着髻中。若着衣中。随身而行。一切诸恶。悉皆退散。无敢当者。是诸四众。天龙八部。礼佛而退。欢善奉行。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