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黄昏,在海边散步,面对浪花舒卷,「唰唰」作响,心潮逐浪;想起李后主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撰此词时,后主心境是何等快意。一叶扁舟,在江中下钓,桃李茂熟无言,波涛拍岸,翻卷千堆雪浪;一壶酒、一支钓竿,世上如我的又有几人?
以词意艺术而言,浪漫情与境交融,自是无可批评;若就现实的佛法观点而论,问题就出在「一壶酒、一竿纶」之上。
佛家讲因果,不容得你浪漫;「一壶酒、一竿纶」,五戒中的两戒已破,倒不如「一瓢水、一张琴」好得多了。
想想,耳听潮音,不觉入了定,杂想尽除,只听念一「阿弥陀佛」圣号,亦借以超荐海岸幽灵,早脱阴身,同修觉道。
定中念佛一会,约十数分钟,正预备离开。真是事有凑巧,忽见一人在远处垂钓,离我有百米之遥,可能是一早已来的了。
心想:「你不好钓了,天已黑,走吧,勿结来日恶因缘。」
又记得往日曾看感应录,有以《往生咒》震断钓竿令渔者退之故事,心念一动,不妨又以「阿弥陀佛」圣号回向他吧,希望他可离去。
于是尝试集中念力,向钓者发射,心中单提一句「阿弥陀佛」圣号。
约十分钟,当我准备启程离开之时,远远见他亦正做着收竿的动作……
顶礼世尊「阿弥陀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