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密要(六)-敬师、传法与学法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古今诸师,深秘之故不载经中,或出真言不显其理,末代学者多被障碍。”

这段话说得十分清楚,密法中深奥、高深、精深和秘密的地方,从古到今各传法上师都不会记录在经文中,而是经口耳传承,择根传授下去;即使将真言出示、写出来,也不会开显、显露它的道理。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何谓非器?所谓“无智”与“不信”,及“恶人”、“不守口”人等,是“非器人”也。若于是等人前,恣宣传者,恐有诽谤之罪。”

非器,并不是法器、可堪受法之人。这类人包括:没有智慧与不相信的人、做恶事的人及守不住口的人等等,佛陀及各祖师交付下这段传法口诀,传法选人必需慎重,否则便招大罪。

在这里我特别点出“不守口人” 来说明一下。因为学密法密咒、修习真言陀罗尼,并不是儿戏,像显宗经典一样,可以随便宣说,告诉家人、同学、同事、朋友等一同分享。

因为密法与密咒,要修到一定相应的层次,才可了解明白当中秘密。假若学的人虽有发心,但在持守三昧耶戒不严,不守口,那必会破法招罪。

所以不守口的人,学密法密咒是绝对不适合的,只会害多益少。上师传法给一个不守口的弟子,为破三昧耶戒,师徒俱损,同下金刚大地狱,解脱路顿时变成了沉沦,非常可怕,能不慎重?

学法,人人平等;但若弟子不守口,便没资格说什么不公平、什么厚此薄彼的话,因为弟子不守禁戒,是为非器,自然不能得法。

我分享一下自身学密法的经验。师父说:“你结手印,不可给他人看见;用海青盖住手印,在底下结。我吩咐你,这个咒法,提也不可提;人家若问到你的话,你当不知即可;自己默默内修,好好照护。这部份的咒法,为如来口耳相传直到今日,不会写在经书里头,必要看人而传;否则乱传或依书自学,会闯大祸。”

好比一位父亲,买了一根气枪学射击,那么对只有几岁的小儿子来说,是不适合告诉他的;而且必要将气枪收藏于隐蔽地方,不能让小儿子知道。若告诉小儿子买了气枪,有射击这件事,万一触发了他好奇心,弄到他心心念念想找气枪出来玩玩,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小儿子现在年纪轻,教他用气枪也不理解亦且危险。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第三》:“ 如世人慈育稚子,虽复情无所吝,而不授与干将莫耶,以不知运用方便故,必伤其体,今此法门亦复如是。即心成佛旨趣难知,恐未来众生轻慢法故。”自己亲生的小儿子,当然会慈悲养育,无任何吝啬。即使这样,也不可将宝剑交给他;因为不懂运用,反而会伤害他身体。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于无智中,不宣此法。所以者何?以无智,故心不分明。心不分明,故不得法意。不得法意,故返生疑谤。生凝惑故,堕于地狱,受大苦恼。”

佛说:没有智慧的人,心不能对法分别与明白好丑,所以得不到法的真实意义,反而就会生出疑惑与诽谤,令堕落地狱中受大苦恼。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轮陀罗尼念诵法》:“凡三世诸佛出世皆说此咒,此咒密不得妄说。时露,验皆散去,是故妄不可传。但阿阇梨可得,若非尔传,自他共堕三途。”

佛与祖师在经中处处都教诫传法 者,应守住什么禁戒,这才是真正佛所要的传法方式,而非今日的妄传、滥传;否则咒无灵,授受者同下堕。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上》:“当知此契不可思议,若于愿持者必须珍重,勿妄宣传与诸非人。何以故?我自保护故。若传非人,即同谤我,若谤我者,必无出离···一落地狱,过十恒河沙劫始得出生,虽得出生经百千劫受无目身。”若法传错人,传与非器,等同诽谤佛,这个罪可是不得了的。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下》:“勿以此法于后世时,妄相付与下劣人恶性众生、破戒众生、懈堕众生、邪见众生、小乘众生、贪欲众生、我慢众生,如斯之类,不须为说。此陀罗尼如来舍利 若有薄福众生,闻我此法,便令损坏。当知此等,如毁谤佛,无有异也。”所以为师者,必要谨慎选择弟子。

在学密法来说,是由明师来选择弟子,并非由弟子来选择师父。不论弟子拜的是名师、明师或邪师,师父不传你法,也徒唤奈何。做师父的要严格观察弟子根基、脾 性、好恶、服从性等各方面,给他们考验,磨练他们心志,待认为过关合格,才考虑将法传授。若弟子不服师教,自作聪明,疑心重重,那只有有缘无份。

要知道古佛之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释迦佛为求一句半偈,都舍身为法不知多少次,更遑论极度珍贵宝贵的即身成就无上密法口诀,就那么容易传授给一个不具相、不具格的弟子,而为此也等同不尊重佛法、诽谤如来,导致师徒俱损,同下地狱?除非传法的不是一位明师;所以为师者,必要有善观弟子的强大能力。

当拜得一位明师后,就不要再对师父产生各种各样的怀疑;怀疑是拜师前的小心观察,而并非在拜入门后的絮絮叨叨,一时此一时彼,妄心浮荡,疑念重重,到头来损的是自己。拜师后,师父说一,弟子绝对不能说二,必需完全服从指导。否则不听师教,自把自为,在内修上遇到利害关头的话,重者可能走火入魔。

《摩诃摩耶经卷下》:“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竞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

在《摩诃摩耶经》中,佛授记马鸣菩萨出世,而被奉为密宗无比重要的诫规—《事师五十颂》的作者,即为马鸣菩萨。作为弟子,修持密法密咒,应该精研此颂,首先学好如何承事上师。

作为弟子,应该有弟子相,要清楚明白怎么做好弟子的本份和同一师父各金刚兄弟间的彼此团结、互动与调合,这也是密宗三昧耶戒所必需遵守的。

首先要自我检讨,自己是否具足弟子相,如法事师,不然师父便不能授法;违师者破三昧耶戒,何来授法可言?服从师教,尊师重道,这是最首要的,否则一切都是奢谈。

马鸣菩萨在《事师五十颂 》中开示:“所谓悉地随师生,此乃金刚持亲言,了知此后诸行为,竭尽全力令师喜。”

悉地,即是成就;弟子在修行上所有成就,都是随着、由于跟随上师而出生、生起的,这句话是密宗最高的持教者—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弟子明白了这层道理,之后所做的一切,应当尽力令上师欢喜。

马鸣菩萨在《事师五十颂》 中开示:“倘若称呼上师名,师名之后加尊者,为令他人恭敬之,言说尊称之敬语。请求上师予吩咐,口中当说谨遵命,双手合十不散乱,洗耳恭听师吩咐。”

有些弟子没大没小,和师父谈话用您或你字,这已经构成不敬之罪,违犯三昧耶戒;最少最起码,也得在您或你之前加师父两字。

马鸣菩萨在《事师五十颂》 中开示:“事情成办圆满后,当以柔语作陈述。上师之前调柔住,衣等仪表当整洁,双膝跪地手合掌,欲闻法等祈三遍。承侍一切行为中,当无贡高我慢心,知惭畏 惧护根门,当以新媳姿态住。”

弟子向师父报告事情处理圆满,必需用词及语气柔和,并不可带有傲慢的语气或领功的心态。

马鸣菩萨在《事师五十颂》中开示:“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上师与佛金刚持,切莫观为异体也。”

这几句法教相当相当重要,是佛亲口教导而传到马鸣菩萨。上师即是金刚持佛没有两样,弟子第一步要学习视师如佛与敬师如 佛;若这一关不通过,密法与你无份。

很多人不明白会说:上师又不是真修到佛果,那为什么要求视师如佛啊?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上师亦有机会是佛菩萨等圣者的化身,亦可能已经修成果位。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跟随的上师只是个普通的修行人,甚或邪师或破戒者;由于弟子视师如佛而敬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得的功德一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学习密法密咒是件神圣又庄严的事,密宗自有其严密的系统,按步就班步步向上修进。特别上师与弟子的关系,上师如何选择适当具器的弟子而授法,弟子又如何用真实无伪心去事师敬师,这一块无比重要,是学习密宗首要处理好的问题。

拜师前,弟子有无限次机会说不;拜师后,弟子有无限次机会说是,直到成就。

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