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师兄仍纠结在专修与杂修的问题上,令自己十分困扰;究竟何谓专修,什么又是杂修呢?其实答案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条一成不变的公式,要看各人不同情况 而加以取舍。
以我自身实修的经验为例,比如我打算修习七部经、二十一首咒;虽然一天中也可勉强念完,但好像有少少赶,念诵的质素自己打了折扣。
那么我就将时间化开为一星期,每天就念一部经三首咒,这样便显得轻松多了,质素也有保证。至于念咒的数量,也视乎各人的时间及需要而定;时间充裕及比较喜欢某首咒,那就可多念一些;又或预设了一个目标要攻关,比如求满足一个愿,咒数自然要多念;若没特别的情况下,每天必需订下一个平均数目来完成。
专修者,又名正修、主修。即以一法、一咒或一句佛号为限,不能多;副修则可以夹入其它法、咒及佛号;正副互相协调补足,那在修习菩萨道利他自利的角度上,是最好不过的。
以我自己来说,我选定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为主修,其他孔雀法、不动明王法等为副修,那么二六时中,一有空便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所谓不夹杂、不间断,是特指专修这部份来说;并不是副修一些其他法门,就叫做夹杂和间断。我专修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当下,这段时间,绝对不会念其他佛号或咒,这叫不夹杂;念这句南无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不会让其他俗事来干扰打断,而且一句接一句集中心力来念,出于口,听于耳,印于心,这叫不间断。
如果只修一法,独孤一味,那什么叫菩萨四弘誓愿中的法门无量誓愿学?那这个愿不发的话,不去实践它,试问又怎么成佛?当然,各人修行发心不同,自然愿也不 一样;你大可只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他什么也不管,发愿今生先求生净土,去到之后再修;但即使你选择在净土先修成佛,也是一样要回来度化怨亲。
但事实证明,亦且有教证,在经典中不只一次提到,在娑婆世界恶世中修菩萨道,要比在任何一个佛国中都快速完成,皆因娑婆世界到处是苦,可让发了四弘誓愿的菩萨行者广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波罗蜜多,所以在他方各净土中的菩萨众,大多都选择回入娑婆来利他自利。
主修是牡丹,副修为绿叶;并不是除了念一句佛号或一首咒以外,多念一本经、多修一个法就叫做夹杂与间断;即使专修净土法门,想证得上品上生莲花,也提到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也不只念一句佛号。身为净土宗十三祖的印光大师,除了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也为了救度众生,副修大悲咒加持白米布施。
自己选定一句圣号或一首咒来专修,终身不易,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临终就靠这句圣号或咒帮助自己往生;当平常遇到急难或危险时,也藉着这句圣号或咒来化险为夷,消灾解难。
因为专修的用得时间最多,每天都修,故而心力长期集结在这里,发挥出来自然力量最大。其实也无所谓专与杂,法法用心,法法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