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切勿右袋进钱左袋失钱

 

李炳时

常见一些师兄和佛友(尤其是女众),十分虔诚,每遇佛菩萨圣像,皆郑重其事,恭敬合十,顶礼闻讯。有出家人在场之场合,亦对之执礼甚恭,侍奉周到,没有丝毫之怠慢。又或者我们在网上见到很精警的佛法开示,常主动转贴出来,供大家分享……这些都十分好,大有功德。

然而,由于当今佛法之弘扬,比较少讲戒律,或者即使有讲,也多是一笔带过,并无特别强调。例如很多人喜欢听因果故事,但显然以「追情节」的「八卦」心态为主,而非深刻地看到因果故事的起点,正是守戒或不守戒,守戒出善因,得善果,不守戒出恶因,得恶果。从而很多修行人都忽略了持戒之重要,虽则也约略了解到戒生定,定生慧,修行必须立足于持戒这个底盘,否则万丈高楼无从建起,但实际上并未依循。

于是,很多人依旧饮酒食肉,五戒常犯,又或者尽管常持素食,却又不戒蛋奶,吃一只蛋,变相吃了一只鸡。如此,带着一个甚不清净之身躯,来作上述之种种功德,则无异于右袋进钱左袋失钱,当然,做功德固然比不做好,但忽略了持戒这个关乎解脱生死的根本要紧之事,方是问题之关键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持戒持得好,佛法才能得到深广的弘扬。此话怎讲?原来一个人能持戒,就能比较自信自如地宣讲佛法,更无须尴尬而能理直气壮地多讲戒律,回答听众有关持戒的疑问,让众生重视戒律,打好修行的基础。因此,众生之持戒,必须从善知识本身的持戒开始!

分类目录